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重返北京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

重返北京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坐在客厅等一会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那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跋徨,羽毛般的飞扬!

呵!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

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

B. 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生活。

C. 朱自清不能忘记南方的生活,难忘南方的山山水水和乡土人情,故而情动于衷,写下了《我的南方》这首小诗。

D. 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

2.试从句式或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

3.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试结合文本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

4.为什么说“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1.C 2.①划线部分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或“运用了整句”),生动地描写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致,②反衬朱自清内心的寂寞,③为下文写梦境作铺垫 3.①每天早晨将醒未醒之际,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境,体现了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内心十分寂寞;②他真挚情感的流露还表现在小饭馆里点的菜和情不自禁而写的小诗《我的南方》,表现出朱自清对南方生活的怀念;③他接到父亲的来信,悲从中来,泪如泉涌,再次流露出朱自清对父亲的真挚情感。 4.①《背影》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挚强烈的感情,描写了家庭遭到变故,父亲到车站送别远行的儿子这一极富情味的动人场景,成为朱自清的代表作品,长期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人们提到朱自清的散文,往往就会想到《背影》。②《背影》表面上简单朴素,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地感动力;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引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③《背影》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人们从他身上看到朱自清对美的追求,那抒情的方法和技巧,是高超的、娴熟的,令很多的中学生去学习。④《背影》代表了作者的为人。所谓“我手写我心”,“文品即人品”。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们能看出他有着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很多优点与特质。他是一个让人感佩的正义文人、慈爱父亲、体贴丈夫、孝顺儿子。 【解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首先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并从前向后精读各部分文章,根据故事的情节概括出切题的答案。A没有提及当时动荡时局对其作品的影响B没有表现工作艰辛和身体虚弱; D应是由文品论及人品 。故选C。 2.此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的解题思路:选角度+表达效果关键词+内涵(景物人物特点)+感情、主题。划线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清华园优美的景致,反衬朱自清内心的寂寞,为下文写梦境作铺垫。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书与积累。

《简·爱》是一部有影响力的书萨克雷称赞它是一位伟大天才的杰作。欧仁·福萨德说《简·爱》充满生气勃勃的个性。但也有人指出《简·爱》的瑕疵,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克莱·刘易斯认为《简·爱》的结尾过于圆满了,甚至脱离了那个时代女性不具备地位的社会特点,它是败笔’”。

(1)欧仁·福萨德说“《简·爱》充满生气勃勃的个性”。下列各项体现简·爱个性的情节,内容与原著不相符的一项是_____

A. 简·爱在舅父里德先生去世后,不堪忍受表兄妹欺侮,公开反抗舅母,被送到洛伍德。

B. 简·爱厌倦了洛伍德的生活,谢绝谭波尔儿小姐的挽留,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

C. 简·爱知道关在密室里的疯女人就是罗切斯特的妻子后,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D. 简·爱明白圣约翰只是把她当成助手后,决定听从内心的召唤,拒绝了圣约翰的求婚。

(2)辛克莱·刘易斯认为《简·爱》的结尾过于圆满。请简要概括《简·爱》过于圆满的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在读完培根《谈厄运》一文后,准备写一篇观点为“厄运能磨炼一个人”的读后感。请你帮他从以下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其相关故事来印证这一观点。

A. 简·爱   B. 林冲   C. 格列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吴广爱人         红装    B. 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轻而

C. 过,然后能改    持之以    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户晓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④席慕容诗作《悲喜剧》中的诗句“当千帆过尽你翩然来临/斜晖中你的笑容那样真实”,

是巧妙化用了温庭筠《望江南》中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纳百川的海将它们róu_______和,无论在陆上曾经多么澎湃的江河,海都以拼合的心接受,接受江河激情的力量,拥起海浪。但海不允许一丝浮zào___和不羁。海就是这样——人们给___的,不全要,它留下该留的,成就了伟大的孤独。

 

查看答案

请以“一句                  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 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