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

综合性学习。

今年三月份,国务院首次把“全民阅读”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全国掀起了一股阅读热潮。学校决定开展以“尚阅读·扬正气”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班级举行“全民阅读”主题班会,为做好发言,某同学搜集了以下两则材料,请根据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论。

材料一:近几年,我们欣喜地看到众多民间阅览室、图书馆建成,阅读推广公益组织成长起来了,自动借书机、流动借书车、流动图书角和24小时书店也在各地出现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

材料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的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截至2013年,我国共有县以上公共图书馆3112个,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55册,这和国际标准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潮依旧蔓延,一些书店生存艰难。

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准备举行读书报告会,会场上要悬挂一副对联,上联已拟好,请你补写出下联,使之与上联构成对偶。

上联:学习成就人生路

下联:阅读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6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

 

(1)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但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 (2)(示例)助推中国梦(或:铸造正气魂……)(能与上联构成对偶,意思连贯即可。) (3)(示例)读书可以益智。多读书使人知识丰富,眼界开阔,思想深刻。郑樵读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最终成为知识渊博的史学家。 【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考查的是材料内容的理解。阅读两则材料,把握其内容,材料一说明了全民阅读的进展令人欣喜(或:我国国民阅读率和阅读量开始持续上升。)。材料二说明了发展道路还很漫长(或:全民阅读仍处于起步阶段。)概括即可。(2)根据对联“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承”的特点,抓住“阅读”这个中心议题仿写下联即可。(3)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观点明确,举例分析能支持观点,表达顺畅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名著阅读。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______________巧妙结合的成果。代表作《海底两万里》中潜艇的名字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

(3)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5)《木兰诗》中描写战地环境艰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体现战争惨烈与旷日持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把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选项为(  )

①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②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③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④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⑤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

A. ①②③⑤④    B. ④⑤②③①    C. ④②③①⑤    D. ④⑤①②③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当之无愧的。

B. 再度夺得澳网冠军,李娜在中国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忘乎所以地盯着学校的大门,眼睛一动不动。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停止)    B. 户晓(了解)   呕心血(滴)

C. 杂乱无(条理)   乎不同(差得远)    D. 锋芒露(全)     可歌泣(可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