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 阿庆 丰子恺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

课外阅读

阿庆

丰子恺

    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卖柴,要称斤两,要找买主。农民自己不带秤,又不熟悉哪家要买柴。于是必须有一个“柴主人”。他肩上扛着一支大秤,给每担柴称好分量,然后介绍他去卖给哪一家。柴主人熟悉情况,知道哪家要硬柴,哪家要软柴,分配各得其所。卖得的钱,农民九五扣到手,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农民情愿九五扣到手,因为方便得多,他得了钱,就好扛着空扁担入市去买物或喝酒了。

我家一带的柴主人,名叫阿庆。此人姓什么,一向不传,人都叫他阿庆。阿庆是一个独身汉,住在大井头的一间小屋里,上午忙着称柴,所得佣钱,足够一人衣食,下午空下来,就拉胡琴。他不喝酒,不吸烟,惟一的嗜好是拉胡琴。他拉胡琴手法纯熟,各种京戏他都会拉,当时留声机还不普遍流行,就有一种人背一架有喇叭的留声机来卖唱,听两出戏,收几个钱。商店里的人下午空闲,出几个钱买些精神享受,都不吝惜。这是不能独享的,许多人旁听,在出钱的人并无损失。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

夏天晚上,许多人坐在河沿上乘凉。皓月当空,万籁无声。阿庆就在此时大显身手。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但阿庆演奏起来,效果不亚于小提琴,这完全是心灵手巧之故。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阿庆只能把内外两弦上的字眼——上尺工凡六五乙上——教给他。此人按字眼拉奏乐曲,生硬怪异,不成腔调。他怪怨胡琴不好,拿阿庆的胡琴来拉奏,依旧不成腔调,只得废然而罢。记得西洋音乐史上有一段插话:有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在一只皮鞋底上装四根弦线,照样会奏出美妙的音乐。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

笔者曰:阿庆孑然一身,无家庭之乐。他的生活乐趣完全寄托在胡琴上。可见音乐感人之深,又可见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感悟佛法而出家为僧者,亦犹是也。         

选自《缘缘堂随笔集》

1.根据上下文,解释第2段“其余百分之五是柴主人的佣钱”一句中“佣钱”的意思。

2.第3段描写了许多人旁听留声机卖唱的场景,阿庆与一般旁听者不同的地方是什么?

3.“浔阳江头的琵琶”指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歌《琵琶行》中琵琶女弹奏的美妙乐曲,作者为什么说“浔阳江头的琵琶,恐怕不及阿庆的胡琴”?

4.第4段写“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的故事,用意何在?

5.第4段写西洋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的“一段插话”有何作用?

 

1.买卖中付给出力的中介人的报酬(意思对即可)。 2.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 3.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琴声宛转悠扬,引人入胜,容易打动听琴的人。(意思对即可) 4.反衬阿庆的心灵手巧,身心全在胡琴上。(意思对即可) 5.衬托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揣摩词语内涵,一定要根据语句内容、上下文内容、文章的观点等加以综合分析推断。揣摩出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最后用合适的语句概括出来。当然,有原文语句可借用的,也可借用原文语句。根据文意可知“佣钱”指的是买卖中付给出力的中介人的报酬。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三段“阿庆便是旁听者之一。但他的旁听,不仅是享受,竟是学习。他听了几遍之后,就会在胡琴上拉出来。足见他在音乐方面,天赋独厚”可解答此题。 3.此题考查的是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解答此类型的题目时,要结合文章的上下文和主旨来回答。根据第四段“因为琵琶是弹弦乐器,胡琴是摩擦弦乐器。摩擦弦乐器接近于肉声,容易动人。钢琴不及小提琴好听,就是为此。中国的胡琴,构造比小提琴简单得多”可解答此题。 4.本题是对表现人物方法的考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有:正面描写,如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所见所闻和感受表现人物;典型事例直接表现人物;四、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心情。写“有一个青年羡慕阿庆的演奏,请他教授”的故事,反衬阿庆的心灵手巧,身心全在胡琴上。 5.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做好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握好文章的主旨。根据第四段“阿庆的胡琴并非特制,他的心手是特制的”可解答写西洋音乐史上“一个非常高明的小提琴家”的“一段插话”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课内阅读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1.甲段中加点的“回望”一词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2.甲段文字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社戏,这段对戏台的描写表现“我”的什么样的心情?

(1)所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对社戏的__________之情。

3.乙段中“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作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段中“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的作用是什么?

 

查看答案

给所选文段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

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A. 赵庄看戏    B. 月夜抒怀    C. 月夜行船    D. 水乡美景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课文中心意思的三种概括,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

A. 通过回忆“我”少年时代在农村看社戏的愉快经历,赞扬了农民孩子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封建教育的不满。

B. 课文写的是“我”十一二岁的时候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生活情景。作者以饱含深情的优美笔触,刻画了一群农家子弟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反映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C. 课文写出了一片难得的“乐土”,塑造出一群可爱的孩子,寄托着作者那时的理想,以及对新生的希望。

 

查看答案

在下面句子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动词。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_______开船,在桥石上一______________后几步,即又______前出了桥。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我们年纪都相仿,    论起行辈来,    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     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     我们是朋友,     偶尔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少少,  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A. 可……却……由于……因为……如果……而

B. 但……却……因为……然而……即使……而

C. 但……却……由于……然而……即使……可

D. 可……但……因为……由于……因此……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