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连云港历史(yōu)____久,有着深...

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连云港历史(yōu)____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富有特色的文化遗存、亮点纷(chéng)____的文化形态,是连云港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这为我们构建和(xié)_____社会打造了很好的历史平台。“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扬州”,就是希望通过文化来(zī)_______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

 

(1)悠 (2)呈 (3)谐 (4)滋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悠”不要写成“幽”,“谐”不要写成“偕”,“滋”不要写成“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把__________(“坚强”、“理解”、“感恩”“责任”等)种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得抄袭。(4)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________(作者)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__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6月至10月在我国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和考察的第一手资料,客观地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________的真实情况。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志愿者网发布了2017年《中国慈善企业排行榜》,根据数据统计显示,榜单中100家上榜企业2016年的捐赠总额巨大,高达119.74亿元,有27家企业捐赠过亿元,上榜企业与企业家对于教育的捐赠最为热心,超四成的捐赠投入到教育领域,捐赠金额共计48.48亿元。榜单数据显示,腾讯公司2016年共计捐赠总额26亿7880万元,主要捐赠方向为教育与社会公益。

【材料二】以下是人民网发布的“中国公民参与公益慈善活动的心理调查”统计图:

【材料三】美国慈善机构的运作历史悠久,一般建立了旨在约束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较完善的标准、规则等,尤其是自主项目申请、款项拨付及运营费用的预算等,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而且任何公民都可以去慈善机构查阅其账目。如果这些交易有问题,相关董事可能会被课以高额税收,慈善机构也可能失去免税资格。在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方面,英国采用的是“行政监管模式”。1992年新《慈善法》明确规定,公众中的任何成员只要交付一定合理的费用,就有权获得慈善组织的年度账目和财务报告。对于那些公益性非营利组织来说,公众对其信息披露的要求不亚于上市公司。欧美国家还有独立的评估机构。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

2.根据【材料二】的统计图,得出合理的结论。

3.结合【材料三】的内容,请你为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献出二点良策。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面条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 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

2.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3.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 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 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 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查看答案

请认真阅读文章《为爱挺直》,完成下题。

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1.阅读选文后,你会为其精美的文题所折服,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2.因为母亲的驼背,对他心理影响甚大。请认真阅读全文,结合文中相关词句和理解,梳理他心理变化的过程,然后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因为母亲驼背他感到        冬天里,母亲用力踏车,挺直了脊背,他               ,继而又失望;母亲想过来看看孙女,他              他骑车送女儿上学,突然明白,心中            

3.选文第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4.“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选文第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6.文章结尾说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现实生活中也有类似的事例,你的母亲对你也是无微不至的关爱,为你的学习生活遮风挡雨,请你叙述出来给大家分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