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夜能走多远 ①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很糟。我想出去打工,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

一夜能走多远

①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很糟。我想出去打工,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②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下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发了。

③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快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⑤回到家,我喝了水,躺到炕上想先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就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干嘛现在就准备?”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⑥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⑦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地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⑧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的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别如此明显。

⑨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⑩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后来却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1.第⑧段中说“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请概括“这个事实”的内容。

2.按要求赏析词句。

第③段中“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晚种一天的苞米,结出的果实个头更小,产量更低。 2.拟人和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历五月天气炎热,酷暑难当的情形,为下文“我”渴望休息作铺垫。 3.①勤劳能干:有丰富的农事知识和经验,带领“我”连夜种苞米。 ②深明事理:教育孩子不讲大道理,善于用生活中的事例启发引导孩子。 【解析】这篇文章讲述我高考落榜后,父亲以种苞米为例,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不要让你的种子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后来我抓紧时间复读获得成功的事。启示我们每一位读者都迈开“人生”的脚步,珍惜时间,抓住每一次发展的机会。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这个事实”的内容,可根据⑤⑥两段内容概括,即:晚种一天的苞米,结出的果实个头更小,产量更低。 2.本题考查对标题含意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意。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从字面来看,标题“一夜能走多远”是指一夜之间苞米的生长会有很大的差距;从文章的主旨来看,暗指我们的人生就像一粒种子,一旦错过机会,机会将永不再来。 3.⑴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地面热得像蒸笼”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五月天气的炎热,为下文“我”劳动时渴望休息作铺垫。 ⑵本题考查词语的赏析。“如释重负”在这里指的是卸下重担的意思,生动地表现了“我”经过一天的劳作非常渴望休息的心理。 【点晴】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①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②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父亲带领“我”连夜种苞米,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从他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启发引导孩子,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深明事理,有教育智慧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

⑴公亦以此自 ___________

康肃笑而 遣:___________

⑶择其善者而 从:___________

不善者而改之 其: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钱覆其口    杓酌油沥之    B. 汝亦知    尔安敢轻吾

C. 公亦以此  钱孔入    D. 钱不湿     择其善者从之

3.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4.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两文分别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查看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本诗颔联历来受到很高评价,“阔”和“悬”用得极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下面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刚建网时,一部分从上往下织,一部分从下往上织,不久,一张巨大的天网便完成了。

②平时,红蜘蛛把网建在树上。

③如此巨大的网,昆虫一旦被网住,众多蜘蛛便会一哄而上,把毒液注进体内,昆虫很快便会一命呜呼。

④南美洲有一种红蜘蛛,他们上万只生活在一起,共同织网,合作狩猎,共同分享食物。

⑤然后,它们开始分享大餐。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③④①②⑤    D. ④②①③⑤

 

查看答案

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     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rén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使我心寻找新的生活。

(1)给汉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为富不rén________                  _____________

(2)修改划线处的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合填入甲处的词语是_________

A.悲凉    B.悲痛    C.悲惨    D. 悲伤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5)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8)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

(9)油蛉在这里低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