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阅读下列诗歌,回答后面小题。

端居

【唐】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释:①该诗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 ②端居:闲居。 ③素秋:秋天的代称。

1.分析诗歌第一句中“悠悠”二字的表达效果。

2.请自选角度,赏析“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一句。

 

1.“悠悠”这里指长久、遥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别家乡,得不到亲人书信的时间已久,表现了诗人希望落空时怅然若失的神情。 2.这一句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惆怅和对妻子强烈的思念之情。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罗家伦在《学问和智慧》里写道:“有智慧的人……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请参与下面一些小问题的探究活动,尝试开启自己的智慧之门。

【诗歌里的“智慧”】 唐宋诗词中,常常写到各种自然景物。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常常可以了解到大自然的一些规律。请发挥想象,描述下列诗句中蕴含的物候现象。

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典里的“智慧”】《格列佛游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2)这里的“这种改革”指什么?请你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真实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里的“智慧”】现代社会,广告无处不在。一则好的广告语会让人过目不忘。

3)比如下图公益广告“雾霾,让你前途无‘亮’”的广告语非常巧妙,请你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默写。(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1)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

(3)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凤栖梧》)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5)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6)                  ,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8)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两句诗是:                      

 

查看答案

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扬州处处皆风景,秀美如画,     juàn永如诗。穿过一带林园,瘦西湖里,一     hóng曲水,细柳轻斜,随风挑拨湖面,不知哪来片片落红在湖中逐波而去。画     fǎng)清荡,玉桥横卧,别有一番风味。不想归去,只想做瘦西湖上,一    què)诗,一方亭,一棵柳,一朵花……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是(      )

A. 《蒹葭》选自《诗经》,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作品305篇。

B.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论美》中谈到了美貌与美德的关系,告诉我们:只有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C. 茅盾的《百合花》是一篇小说,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节安排精巧合理;二是通过细节描写等多种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丰满。

D. 《囚绿记》选自陆蠡的散文集《囚绿记》。作者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颂扬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A. 文段中“挟”字声母是“x”,韵母是“ie”,声调是阳平。

B. 文段中“春水”“聚集”“一股”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

C. 文段中“遭遇”都是半包围结构,其中“遇”字共12笔。

D. 文段中“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句的主干是“他享受着一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