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不习乎____________

②曲而枕之_____________

③夫君子之___________

与日去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提出的“君子之行”应包括哪几点?

4.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什么?甲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乙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格?

 

1.老师传授的知识胳膊品德意志,志向 2.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学习需要(内心)宁静,才能靠学习获得,不学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 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重视品德的修养;排比、比喻;对比(或对偶)。 【解析】【甲】选自《论语》 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 年代:春秋 【乙】选自《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年代:三国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意”意思是“意志,志向”。 2.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于”是“对于”的意思,“广”是“扩大”的意思。 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分析和提炼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在准确理解字词意思的基础上通译全文,然后提炼句子作答。从文中的论说中可以提炼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比较阅读的掌握能力。首先仔细阅读两篇文章,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辨析文章在写法、感情等方面的异同点。仔细阅读两篇文章,比较分析,两文内容上都强调了古代治学的人都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其中【甲】文“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则是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阐明道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某校正式启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策划“名人与读书”的主题活动】

(1)朗读“名人读书名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名人读书趣闻逸事。

(4)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

(5)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逸事”手抄报。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写关于“书”的句子】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请以“书籍”开头,仿照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写一句话。

网络语言: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名人“苦读”的精神】

请依照下面的示例,也分享一位名人“苦读”的故事,学习其“苦读”的精神。

示例: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可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儿。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儿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B. 《植树的牧羊人》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通过一个孤独的牧羊人的故事,赞美了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C. 《纪念白求恩》一文先叙后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

D.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

 

查看答案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学校举行书法展示活动,同学们邀请你当场挥毫,你推让不过,说:“好吧,那我只好献丑(A)了。”作品完成后,你谦虚地对大家说:“写得不好,见笑(B)了!”组织活动的老师奖给你一件礼物,你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这礼物我就笑纳(C)了。”你的书法老师应你之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你对他说:“感谢您百忙之中光临(D)指导!”

A. 献丑    B. 见笑

C. 笑纳    D. 光临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 ①②⑤④③    B. ③⑤④①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①③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公益,就是指从微不足道的公益事情着手,强调积少成多。

B. 随着“好奇号”探测器的侦测,火星是个没有生命存在的不毛之地,这一原有观念正随着新的发现而慢慢改变。

C. 20l6“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増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D. 他在选择高考志愿的第一志愿学校时,既想报清华大学,又想报北京大学,总是见异思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