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板桥诵书》,完成问题。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

阅读《板桥诵书》,完成问题。

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人咸易①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②古人之奥区③,以自畅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书有弗记者乎?

  注释:①易:轻视。②赴:这里是探求的意思。奥区:奥妙的境界。区:区域,境界。这里指难攻的古代学术问题。

1.用“|”给下面句子标出一处停顿。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貌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达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当食忘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反映郑板桥读书时往往会进入忘我境界?

5.你从选文中得到了哪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6.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板桥小时候只跟随父亲学习,没有其他老师,但他聪明过人,又刻苦读书,在治学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B. 郑板桥刻苦钻研,不苟同于俗流,深入细致地思考问题,逐渐体会到古人的精深高妙之处,使自己的性情才力在不能达到的地方也能充分发挥。

C. 郑板桥的读书非常重视诵读,往往反复多次地读同一本书,且专心致志,有时对着客人而心却在默诵,以至于没有听见客人说了些什么。

7.说说你阅读文章后的启发。

 

1.书|有弗记者乎 2.丑陋近近筷子 3.人们都说郑板桥读书时善于记忆,却不知道他不是记性好,只是善于诵读罢了。 4.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5.(1)由浅入深,从低到高,从近到远来读书。(2)对于精品书,要多遍地读。 6.A 7.要有好的读书习惯和方法,要勤奋刻苦。 【解析】选自《郑板桥集 ·板桥自述》 作者:郑板桥 年代:清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此题应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停顿。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朗读节奏的掌握能力。朗读节奏的划分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要考虑到意义上是否恰当,有没有把意义划“破”。总之,要灵活掌握,具体分析。 2.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文用单音节词表达,现代汉语则用双音节词表达。双音节词是在文言文单音节词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我们学习文言文,就可用组词的办法来确定文言实词的意义。组成双音节词后,再根据文意来确定文言实词的含义。“迩”在这里是“近”的意思。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如:“咸”“善”“诵”“耳”。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或当食忘匕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的意思是:有的时候在吃饭的时忘记了勺子筷子,有的时候面对客人没有听到他们的话,甚至忘记了自己说的话,都是在记忆书上的内容,默默地诵读。这些句子都说明郑板桥读书时进入了忘我境界。 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从“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可以提炼出读书的方法。 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涉及到文章的基本事件、人物的个性特征、作者的情感态度等。解答此题要采用“题文对照”的方法,即将选项与文本相应区间进行对照,核实。A项的表述不准确,从“幼时殊无异人处”可见他并不是自幼聪明过人。 7.此题考查对选文主旨的把握。回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意思,其次是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展开。题目、文章结尾、文中关键词语及抒情议论的句子往往与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可根据这些词句来领会和概括文章主旨。郑板桥的读书实际告诉我们,读书方法很重要,如由浅入深的读法;勤奋刻苦才会学有所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1)那缕春风抚我心

     (2)那有温度的目光

要求:①立意自定,不少于600字(诗歌除外);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查看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橡树之谜

①一个严寒的冬季,我和几个从没见过寒带原始森林风光的年轻人,到原始森林去探险观光。为了躲避一头受惊扰而暴怒的黑熊,我们在惊恐中拼命地奔跑,等我喘着粗气停下来的时候,发觉自己掉了队,已是孤身一人。我在莽苍阴森、遮天蔽日的林海深处,迷失了方向。我在森林中兜转。

②两天后,我拖着沉重的双腿走出了林海,走进了一片低矮的橡树林。我只觉得眼前突然一亮:我终于见到了完整的太阳!

③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我知道,橡树的果实——橡子,是可以食用的。小时侯,我曾吃过橡子面制作的食品,不仅耐饥饿,口感也不错。我急不可耐地寻找橡子,可树上的橡子都被鸟儿和松鼠吃掉了,只留下空空的壳。我趴在地上,扒开积雪,挖地三尺,还是一无所获。

④我绝望地靠在一棵枯死的橡树上。凛冽的寒风一阵紧一阵,吹得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的我一阵紧一阵地颤抖。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⑤对生命的渴望使我作出最后的努力。我使尽最后的力气,用匕首刮剥枯死的橡树树皮,想用它们燃起一堆篝火驱散寒冷。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被刮去树皮的树干上有许多小洞,每个小洞都镶嵌着一粒橡子——饱满成熟的橡子,珍珠般闪亮的橡子!

这真是大自然的恩赐啊,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我。我噙着泪,病狂地用匕首挖着小洞里的橡子。那树干,缀着一个个小洞,每个小洞,不大不小,不深不浅,刚好镶进一粒橡子,——简直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

⑦篝火在欢快地跳跃着,映红了洁白的雪地,橡树林显得分外绚丽。我用烤熟的橡子驱散了绝望,恢复了体力,靠北斗星认准了方向,最后回到了驻地。

⑧同伴们听了我的奇特经历万分惊讶,我的内心深处也沉淀着一个难解的谜。

⑨前不久,遇到一位研究寒带原始森林的专家,他说:“拯救了你生命的不是什么神灵,而是森林中常见的啄木鸟。啄木鸟同许多在寒带森林定居的动物一样,每年秋季都要为自己贮存食物过冬。为了不使贮存的食物被其他动物盗走,它想方设法巧妙地在树上啄洞,把食物贮存在其中。”我惊呆了,好半天默然无语——当年拯救我生命的,竟然是啄木鸟!

⑩专家还告诉我:“啄木鸟贮存食物只选枯死了的树,它们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保护养育了它们的大森林。”

    啊,我的橡树,我的啄木鸟,你们现在还好吗?

                                                         (选文有改动)

1.为什么说“见到了完整的太阳见到了橡树,我的心中就燃起了生命的希望”?

2.为什么“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副空荡荡的躯壳”?

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4.“难解的谜”是什么?其谜底又是什么?

5.文中“我”的经历和啄木鸟的做法,分别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各答出一点即可)

(1)“我的经历”给你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啄木鸟的做法”给你的人生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下列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牛马       __________________    (2)河伯始其面目__________________

(3)望洋向若而叹曰 __________________    (4)伯夷之义者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正面表现北海辽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文中提炼出两个成语。

5.这则寓言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归雁入胡天。

(5)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7)_____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8)《水调歌头》中,表达诗人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9)《浣溪沙》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中国的节日魅力无限,绚丽壮观,妙趣横生。可是据调查:在中国的年轻人中百分之八十的喜欢过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你能说出两个中国的传统节日吗?并设计一句问候语或祝福语。

传统节日: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问候语(祝福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