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巴以同意停火12小时 新华社发 本报特拉维夫7月2...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巴以同意停火12小时

新华社发

本报特拉维夫7月26日电  (记者王水平)    在国际社会的强力调停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今天终于同意临时停火12小时。26日凌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言人祖赫里在一份简短声明中说,包括哈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各派别同意接受联合国提出的在加沙地带实行12小时人道主义停火的提议,停火将从当地时间26日早8时持续到晚8时。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军方也表示,同意在从26日早8时起的12个小时内停止对加沙地带的军事打击,但以军不会停止寻找巴武装人员用以偷袭以|色列的秘密地道。以军方还表示,如果巴武装人员趁停火之机对以方发动攻击,以方将作出回应。

以军从7月8日起在加沙地带对哈马斯等目标实施代号为“护刃行动”的军事打击,目前已造成巴方至少___人死亡,____多人受伤,死伤者中多数为平民。同时,以色列国防军也有数十人死亡和百余人受伤。

为促使巴以实现更长时间的停火,有关国家将继续斡旋。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卡塔尔以及欧盟官员26日将在巴黎举行会谈,力争在伊斯兰教重要节日开斋节之前达成巴以停火至少7天的协议。

(摘自《光明日报》2014年7月27日)

1.这则消息的电头是 ________,它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则消息的导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包含了三个要素:__________________

3.为促使巴以实现更长时间的停火,有关国家将做出哪些努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加点词“目前”能否删掉?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报特拉维夫7月26日电(记者 王水平)发电地点 发电时间 发电记者姓名 2.在国际社会的强力调停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今天终于同意临时停火12小时人物: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时间:今天,即26日事件:同意临时停火12 小时 3.将继续斡旋。26日将在巴黎举行会谈,力争在伊斯 兰教重要节日开斋节之前达成巴以停火至少7天的协议。 4.不能删掉。“目前”是指当前,在语句中起限制作用,即截止到发电时刻,“已造成巴方至少864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死伤者中多数为平民”,不排除本消息发布过程中出现更多伤亡的可能性,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电头的内容及作用的把握。这则消息的电头是本报特拉维夫7月26日电(记者:王水平)。它的内容包括发电地点“特拉维夫”。发电时间“7月26日”。发电记者姓名“王水平”。 2.试题分析:考查对消息的导语内容及作用的把握。导语一般情况下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在国际社会的强力调停下,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今天终于同意临时停火12小时”。也是新闻开头的第一句话。它包含了三个要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是人物;“今天(26日)”是时间;“同意临时停火12 小时”是事件。非常符合导语的各项要求。 3.试题分析:考查对消息关键性信息的把握。此题答案可将文章最后一段压缩即可。最后一段为“为促使巴以实现更长时间的停火,有关国家将继续斡旋。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土耳其、卡塔尔以及欧盟官员26日将在巴黎举行会谈,力争在伊斯兰教重要节日开斋节之前达成巴以停火至少7天的协议”。 4.试题分析:考查消息语言的准确性。“目前已造成巴方至少1人死亡,多人受伤,死伤者中多数为平民”中的“目前”是指当前,在语句中起限制作用,即截止到发电时刻,“已造成巴方至少864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死伤者中多数为平民”,不排除本消息发布过程中出现更多伤亡的可能性。所以不能删掉。此题一定要答出“目前”的句中义。 点睛:新闻的语言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具体、准确、简练。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第二个特点是准确。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因为语言运用不准确而造成新闻失真或歧议的例子在报道中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新闻写作中不宜随意运用不准确的语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

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曰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 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錫段铁路线。

1.用波浪线画出这则消息的导语,并指出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文前面的黑体字部分是什么?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

之抵抗,甚为微弱”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我军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人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班开展了“游在津沽”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同学为活动搜集的四则材料。请你按照要求,回答20-21题。

【材料一】近年来,天津市旅游业在持续发展中日益凸显“文化旅游”的品牌效应。“老城津韵”“杨柳古镇”“溥仪旧居”“津卫摇篮”“大沽烟云”等八条独具津门文化特色的游览线路,吸引力海内外的大量游客。

【材料二】天津市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连年提高。“海河风光游”“游览‘五大道’”“全景式乡村游”“滨海旅游黄金100天”等特色项目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天津的旅游形象。

【材料三】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2亿人次,旅游消费1045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6.7%。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这一数字更具震撼性。

【材料四】天津市近三年入境游客数量和外汇收入统计表

项目

年份

入境游客

(人次)

外汇收入

(美元)

2013年

265万

26亿

2014年

296万

30亿

2015年

326万

33亿

1.上面四则材料与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无关的一则是                      

2.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述天津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

 

查看答案

在十四年抗战中,中国失去了几千万同胞。仅南京大屠杀,侵略者就杀死了30万和平居民。但直到现在,日本文部省所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还不承认这段侵华历史,对此,你怎么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读“史”宜映雪,以莹玄鉴。读“子”宜伴月,以寄远神。读山水小品,宜 __________。读忠烈传,宜 _________ 。读奸佞传,宜 ____________ 。读“骚”宜空山悲号,可以惊壑。读“赋”宜 __________ 。

① 纵水狂呼,可以旋风

② 倚疏花瘦竹,冷石寒苔,以收无垠之游

③ 击剑捉酒以销愤

④ 吹笙鼓瑟以扬芳

A. ②①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④③①    D. ①③④②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 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

B. 消息结构的五部分是每一则消息都必不可少的。

C.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和《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均选自《毛泽东新闻作品集》。

D. 《别了,钞票上的民族文化》选自《新闻作品选读》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略有改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