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小波说:“我希望自己是一颗星星,如果我会发光,就不必害怕黑暗。如果我自己是那么美好,那么一切恐惧就可以烟消云散。”     

请以“让自己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例文: 让自己更美好 朋友,你是否听说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或多或少会有这样或是那样的缺点,面对它你或许逃避,其实你大可不必逃避。那么,怎么让自己更美好呢?那就必须雕塑自己。 人生就像是一个自我雕塑的过程,而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边边角角”,我们应该对这些表示不满,那么就赶快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刻刀”削去这些“棱角”吧!可有人说:“区区小事,不要紧”要知道,微小的不足不断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是这个道理。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或许有些虚荣。虚荣就像一棵花开的太多的树,这是很难结出硕大的果实的。花树都喜欢将绚丽的花开满枝头,博得众人的喝彩。可也别忘了,要是花谢了,长不出或是长不大果实,种树人就要将它砍掉,栽种别的能长果实的树。种树的人不管花开得多美,他要的是果实,在于你最终得到了什么。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说,人生路上虽然过程很重要,但是结果更重要。 所以在当自己的条件或境况比别人优越时,我们仍要有一颗真诚进取的心,而不是单为了面子去奋斗,重在其本质的区别。 “玉不琢,不成器”人生的旅途上总会有不平顺,路遇艰难坎坷时,用这把刻刀“雕刻”出你坚韧不拔的性格;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用这把刻刀“雕刻”出你乐观向上的态度;在布满荆棘的路上,用这把刻刀“雕刻”出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稍有安逸的日子里,用这把刻刀“雕刻”出坚定的信念。 知识使刻刀在我身上“雕刻”出智慧;经历使刻刀在我身上“雕刻”出经验;而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教训使刻刀在我身上“雕刻”出日后的成功! 日日月月,时时刻刻,每个人都在不停地“雕刻”自己,不断的完善自我。 有的人在青年时将自己“雕刻”成一名成功的企业家,科学家。有的人却不堪被这锋利的刻刀“雕刻”,而庸庸碌碌度过自己平凡的一生。更有的人,却因为刚开始的时候下错了刀,结果把自己“雕刻”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坏人,沦为社会的底层…… 上帝是公平的,岁月的刻刀是同样的锋利,而关键在于我们拿刀的手是否有力,刻下去的每一刀是否都恰到好处。十五岁的我将继续用这把刻刀将未来的我“雕塑”只要不断的去掉不足,就可以成就一个完美的自我,让自己更美好。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审题,根据题目和提示语,可知,关键词是“自己” 和“美好”。要通过具体事例和叙事过程来展示如何让自己变得美好,要写出自己的感悟。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之前专门让学生练习过励志题材的作文,比如《给自己点一盏心灯》、《给生命一扇窗》等。学生比较容易上手,有话可说。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一份信念,一个精神支柱。有了这份信念支持,就可以让他们无畏困难勇敢前行,可以让自己变得更美好。徐静说自己平时在指导学生时就强调,无论拿到什么样的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紧扣题目要求,先想好自己要写什么,再合理安排谋篇布局。 考点:按要求写作。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老娘土

江 岸

钟海强舰长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甲板上,目不转睛地瞭望着一望无际的海域。近处,白色的浪花在蓝色的海面上翻滚,仿佛蓝色的布匹上点缀着细碎的白花;远处,海天一色,分不清楚哪是天哪是海,海的蓝把天的蓝彻底消融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再过一个月,他就要告别心爱的舰艇,告别祖国的南海疆域,解甲归田。也许,这一次出航,就是他的最后一次。作为一名守卫南海二十多年的老兵,他当然忘不了他在海军的第一个岗位:某礁盘的守卫战士。

今天,他带领他的舰艇出航,恰好路过那个礁盘,他计划在那里停一下,故地重游。

近了,近了,礁盘就在眼前。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其实,钟海强是土生土长的大别山人,参军之前是个旱鸭子,见过的最大的水域就是他家门前的那条洗脂河——淮河上游的一条支流。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那批兵来到了南海。经过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他们下连队了。他进驻了一个岛屿。后来才知道,他驻扎的地方根本算不了岛屿,只是一个礁盘——358号。礁盘只有篮球场大小,四周比海平面高不了多少,稍有风浪,礁盘就会被海水淹没。他们班其实是驻扎在礁盘中央高高的钢筋架上。这种凌空高阁上的生活,让他头晕目眩,呕吐不已。

班里只有三个人:班长、副班长和副班长口中的“新兵蛋子”钟海强。钟海强水土不服,没完没了的呕吐几乎使他虚脱了。

班长急得直搓手,一边连声地问:“怎么办?怎么办?”

副班长斜睨着钟海强,轻蔑地说:“新兵蛋子,熊样儿!”

钟海强从床上挣扎起半个身子,对班长说:“用老娘土,煎水,给我喝。”

班长根本没听清楚钟海强说的是什么,只听见一个“土”字。“土?这里哪儿有土?要土干什么?”他狐疑地问。

“土,老娘土,在我包里。”钟海强说。

班长打开钟海强的包,仔细翻了翻,没找到老娘土。

班长看看钟海强,钟海强看看班长,少顷,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看着副班长。副班长恼火地说:“你说的是那一包黑不溜秋的泥巴块吧?昨天整理内务,我给扔了。”

钟海强突然像中了邪一样,凶狠地瞪了副班长一眼,翻身下床。班长想拦他,没拦住。

转眼间,他跌跌撞撞地冲出房门,石磙一样滚下了高高的台阶。幸亏大海还没有涨潮,他的那包老娘土还在礁盘上,安然无恙。

身体恢复以后,钟海强对班长说:“在我们老家,父母都会为远行的孩子准备一包这样的土。它是从土灶里敲下的经过天长日久烘烤的锅心土,因为大都由老母亲亲手敲下、包好,送给儿女,所以我们当地人把它叫作‘老娘土’。人在他乡,水土不服,用老娘土煎水喝了,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班长“哦”了一声。

副班长不以为然地撇了撇嘴。

不久,副班长病了。钟海强拿出他的老娘土,准备给副班长煎水喝。班长不同意,他说:“副班长是新疆人,你是河南人,你的老娘土对他有用吗?再说,你刚来,水土不服,副班长来这里一年多了,又不是水土不服,怎么能用老娘土?”

钟海强说:“班长,不管是新疆还是河南,我们都来自陆地,对于海洋来说,陆地上所有的土,都是我们的老娘土。试一试,不行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了。

从此,副班长改变了对钟海强的看法,更改变了对老娘土的偏见。他寄信到新疆老家,让父母寄一包同样的老娘土来。

后来,钟海强当了班长,他要求每一个战士探亲返回时,都要带包老娘土…….

“报告舰长,358号礁盘已到,是否停泊?”值班员走过来,“啪”地举手敬了一个礼。

钟海强从回忆中清醒过来,声音低沉地说:“停靠十分钟,我下去看看。”

358号礁盘上,仍然是三个兵:班长、副班长、一个新战士。他们正列队向钟海强敬礼!钟海强走上礁盘,环顾四周,礁盘已经今非昔比。水泥围墙内,芳草如茵,鲜花盛开;水泥围墙上,有用彩色珊瑚垒成的五个大字:老娘土哨所。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他明白,他脚下踩着的,滋养着花草的,正是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老娘土。

选自《小说月报》2016年第8期)

(1)文章标题老娘土有什么含义?请说说你的理解。

(2)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结合上下文,根据提示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钟海强的眼眶再次湿润了。

提示两次眼眶湿润了内涵一样吗?)

谁知道,一碗浑浊的老娘土汤喝下去,副班长病情减轻喝了第二次,明显见好喝了第三次,已经生龙活虎

提示从加点词语的角度赏析句子。)

(4)钟海强当新兵时的副班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简要分析。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邵华良——渡江支前立功劳

蒋同明

①1949年4月21日夜,滂沱大雨下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安庆长江江面一时间突然炮吼枪鸣、万船竞渡,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在大渡口强渡长江,并一举成功。肥东支前第一团紧随其后,乘风破浪,跨越长江。解放军登岸后即紧追仓皇逃跑的国民党部队,他们猛打猛冲,前仆后继,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担架队员个个气喘吁吁,扛着空担架跟随部队前进。

②邵华良的任务,是边行军边解决全连100多人的吃饭问题。进入石台、绩溪山区后,沿途村庄稀少,即使遇上几户人家,也因听信谣传,躲得不见踪影。在绩溪山区的一个夜晚,有人实在饿得招架不住,从一个财主家箩筐里找到几个黄澄澄的大油果。一位医生说是山果,并带头尝了一口,觉得又香又甜,口感很好。于是,几个人就把果子分吃了。当邵华良叫大伙开饭时,几位吃山果的队员全部头晕目眩、呕吐不止。后来才知道,这是桐树上结的桐油果,吃了易中毒。那位医生中毒最严重,第二天行军时,成了第一位被担架队抬着走的病员。

③山路崎岖,云遮雾绕。解放军一边轻装前进,一边翻山越涧抄近道,欲用双脚超过敌人汽车轮。这时,部分担架员改做运输员,用担架抬着弹药器械随军行动。头一月,几乎天天风雨相伴,白天冒雨行军,浑身湿透,夜晚宿营,架柴烤衣。偶尔遇上好天气,敌机就来跟踪侦察、扔炸弹、低空扫射。夜晚敌机发射的照明弹将天空照得如同白昼。支前队伍中,有少数意志薄弱者,悄悄地不辞而別,开了小差。作为预备党员的邵华良,既要解决全连的生活问题,还要照顾其他队员,他鼓励大家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④随着部队越来越深入南方,粮草供应越来越困难。荒山野岭,人烟稀少,很难满足过境大军的需求。邵华良走东家串西家,找村长问保长,人家只认银元,邵华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银元购买;人家没有大米只有稻谷,担架队员就自己打开水碓舂米。队员们大部分都是农村庄稼汉,舂米做饭,个个是行家里手。至于蔬菜供应,在兵荒马乱之际,有钱无货,能搞点儿盐水泡饭即为奢侈生活了。

⑤5月上旬,部队进入皖浙交界的高山峡谷,困难接踵而至。尤其是要攀越拦路虎摩天岭,上山15里,峭壁丛林,下山15里,悬崖荆棘。邵华良身背行军餐具带头爬山,大谢村刘玉林紧随其后,肩扛一箱足有100公斤重的机枪子弹,下山后,两人都累得坐在地上起不来。5月中旬,支前队伍经浙江转至江西玉山,解放军第十七军后勤部首长带来汽车,将担架团的弹药器械等辎重装车运走。至此,第一民工团完成渡江支前的光荣任务。

有删改

(1)请你分析本文的切人点。

(2)“安庆长江江面一时间突然炮吼枪鸣、万船渡,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在大渡口渡长江,并一举成功中的加点字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3)作为记述渡江战役的文章,这篇文章以__________为写作顺序在表达方式上,以________为主。

(4)写作时,选择事例选材需要围绕表达的重点,强调其某一方面的特点。《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所选择的材料,都突出了解放军渡江战役之顺利,而本文所选材料则突出了战斗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两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分别有什么作用?

(5)毛泽东笔下的人民解放军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本文中的邵华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6)读完本文后,你能从中找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国民党军所谓的固若金汤的长江防线时所向披靡的原因吗?

 

查看答案

阅读课内选文,回答问题。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1)选文中哪两个词语最能表现吕伟跳水之前的表现?

(2)找出描写吕伟这次跳水全过程的动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下面对第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时间写得有情有意,充分展现了吕伟的动作既快又潇洒。

B.这句话运用了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C.这句话如同慢镜头,充分展示了吕伟动作形体的优美。

D.“从容不迫一词,表现了吕伟面对大赛镇定自若的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表现出她动作的娴熟。

(4)段没有直接写吕伟,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请你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联合国2015226日电  69届联合国大会26日召开全会,一致通过关于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决议。该决议决定联大将于5月召开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会议,认可各会员国对反法西斯战争有各自的胜利纪念日,决议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人类,特别是亚洲、欧洲等地区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新闻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  二战时期某年度亚洲部分国家及地区死亡人数统计表

(2)根据以上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得出一个有意义的结论。

材料三  20159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我国举行了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展示国威军威,凝聚全民力量。

广大网民纷纷发表感言,为阅兵活动点赞

网民春春lucy”:看着战机飞过广场上空,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情绪高涨,泱泱大国气势恢宏,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比自豪!

网民老朱”:这次大阅兵是对美丽中国的精神礼赞”,更是开拓未来的集结号。当今的中华民族已是今非昔比,一个崛起并强大的中国永远都是保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

(3)作为一个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中学生,你对如此盛大的活动一定给予了热切的关注请你也针对9•3胜利日大阅兵活动发表你的感言。(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息二则》中,重点刻画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英雄形象,让人从中感到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

B.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侧重报道了跳水运动员吕伟跳水夺冠的精彩瞬间。

C.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

D. 新闻特写与通讯都更多地借用文学手法,生动形象地报道新闻事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