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里写了哪些景物?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

 

1.杨花和子规鸟,渲染了无限悲凉、感伤的气氛 2.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和同情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将明月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明月,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带着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和同情送友人到被贬谪之地。 【解析】 1.本题考查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要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分析。首句“杨花落尽子规啼”,主要描写了杨花和子规鸟,是一句自然环境描写,可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来分析:表明的时间季节,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气氛,烘托了离别忧伤的心情。 2.本题考查了学生诗句赏析的能力。做此题要在了解写作背景的基础上抓住“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句诗,这句诗是寄情于景,对友人王昌龄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这两句诗意思是: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您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诗人内心悲愁,无可排遣,无人理解,似乎只有月亮才是真正的知音。一个“愁”字包含着诗人多少惆怅与哀愁!而“随风直到夜郎西”句,表明了诗人愿随迅疾的长风直到夜郎西(指王昌龄的贬谪地龙标),更包含了对友人的牵挂与不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先天下之忧/而忧

B. 独往/湖心亭看雪

C. 行/深山巨谷中

D.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和明(阳光)

B. 清涟而不妖(洗涤)

C. 择其善者从之(表顺接的连词)

D. 真无马邪?(代词,指饲马者)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①段简要叙述腾子京重修岳阳楼及作记的缘由,重点叙事。

B. 选文“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一句由景入情,从岳阳楼特殊的地理位置,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构上承上启下。

C. 选文第③④段写景的文字中,散句居多,短小精悍,整齐有力,读起来朗朗上口。

D. 选文第⑤段卒章显志,写自己的胸襟抱负,与友人共勉。

4.写出下列文言句子的大意。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有怎样的览物之情?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查看答案

按要求答题

下面是联合国发行的“联合我们的力量”邮票中的主体图形,请仔细读图,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1)请写出该图的构图要素。

(2)请写出该图的寓意。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作家对厨师说:“你没有写过文章,因此你无权对我的作品评价。”厨师说:“我从没有下过一个蛋,可能尝出炒鸡蛋的味道。”

厨师的言外之意是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写

(1)兔从狗窦入,                                  井上生旅葵。

(2)                ,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            

(3)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4)李白《行路难》中表现诗人远大抱负和强烈自信的诗句是:            ,            

(5)《木兰诗》中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不知道成语“世外桃源”出自哪部著作?

B. 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

C. 有的地方文化下乡,可群众没品过文化味,没见过文化人,有的地方盖起了文化宫、少年宫,却是“文化宫里少文化,少年宫里无少年。”

D. 《朝花夕拾》《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几本书都是我爱看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