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晓辉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选自《百科知识》2015.03A,有删改)

1.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2.请找出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

3.文章第④段画线部分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分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作用。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5.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 卡尔说,他在翻阅网页时,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就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 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扫视、浏览、搜寻,导致阅读内容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 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 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是由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引发的。

 

1.①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②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不足以锻炼耐心。 ③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道路的方式也改变了。 ④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越来越弱,出现了多动症等现代疾病。 2.持久地 徜徉 3.画线部分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三种说明方法。 作比较。将“使用智能触屏手机的人”和“使用普通按键手机的人”进行比较,突出强调了用触屏手机的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这一大脑结构改变特点 4.(1)“耐心杀手”一词,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数字阅读“不足以锻炼耐心”的弊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2)“不断”一词表限制,在句中是说在智能手机屏幕上敲打的动作对塑造人大脑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周密性。 5.B 【解析】 1.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考点: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 考点:分析说明性语言的语言特色。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曹刿论战》一文,完成小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肉食者 鄙:

②望其旗 靡:

2.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战         不物喜,不以己悲

B. 小大狱       四时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C. 长勺       欲报之陛下也

D. 登轼望之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3.翻译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对此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上片描述军旅生活。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八百里炙,沙场秋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被削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羡慕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B. 下片前四句描述战斗场面。“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达到此词的最强音,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C. 最后一句戛然而止,但余音缭绕,余味无穷,充满了作者壮心未遂的抑郁与愤慨。

D. 此词之所以叫“赋壮词”,是因为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中的生活情景,种种情境都极其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婉约、纤巧。

2.用现代汉语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所呈现的画面。

 

查看答案

“青春是美妙的,挥霍青春就是犯罪”。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青春的火热美丽,激发他们热爱青春,热爱生活的感情,班上准备举办一次“青春随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在“青春名言”交流环节中,你交流的名言警句是:         

(2)在这次活动中,你一定有不少的感受吧,请写出一句有关青春的赠言,送给你的朋友。

(3)展望青春,你会满怀理想,渴望实现人生的价值。如果你有一个美好的心愿。请你把心愿写在一张纸上折成一只小船放在水中,让它带着你的心愿。漂向远方。

心愿: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空。

①山舞银蛇,                  。(毛泽东《沁园春·雪》)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又饱含为国戍边的责任感的诗句是:

                                                    

④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希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

                                                    

⑤白居易的《观刈麦》中正面描写农民辛勤劳动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的书信集。

B. “豆腐西施”这一经典文学形象出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C.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

D. 《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它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作者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