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们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他们希望从他身上找见威严非凡的东西,希望看到一个貌似天父的美髯公,集尊贵、轩昂、伟岸、天才于一身。(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B. 什么个大司命,什么个少司命,你们的天大的本领就只有晓得播弄人!(挑拨。)

C. 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里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D. 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B 【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因此,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应为播弄在本句是“摆布”的意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落第   执拗    翻来覆去    千山万壑

B. 拖辞    生疏    郁郁寡欢    家徒四壁

C. 广漠    虐待    城惶城恐    海誓山盟

D. 尴尬    琐事    抑扬顿挫    长嘘短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shù)  璨(cuǐ)  脂粉(lián) 正危坐(jīn)

B. 留(zhì)  宽(shù)  文绉(zhōu) 万象新(ɡēnɡ)

C. (ɡù)   酷(xiāo) 眼病(yì)   广袤无(yín)

D. (dùn)  博(shí)  幻灯(piàn) 盛气人(lín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然后作文。

就像徐志摩说的:你我相遇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生中,总得和许多人相遇遭逢,然后共同交织出悲喜哀乐的故事。或许有些人就这样离开了;或许有些人还逗留在你的身边,做一个永恒的陪伴。

请你细细思索,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过这样的一个人,陪你分享光荣与挫败?你和他(她)之间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

请以《有你真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

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最美的姿态

    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                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偷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

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娱乐”。

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

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书卷气”的迷人之处。

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型台……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

                                        (选自《北大中文系第一课》,有删改)

1.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下列词语填到第②段的空白出,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滋长    满足   强壮    B. 滋长    强壮   满足

C. 满足    滋长   强壮    D. 强壮    满足   滋长

3.阅读④⑤两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

4.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

 

查看答案

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

①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炎、黄两个部落是在阪泉之战后才整合到一起的。从此,中国大地上的大小部落走向联合统一。史学家钱穆和张其昀谈到炎黄血战的原因时,都认为这场战争实因食盐这一极为重要的民生与战略物资而起。

②此后,盐在中华文明的进程中,一直占据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尧、舜、禹先后成为统一华夏的帝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在盐池附近的平阳、蒲坂、安邑筑城,史称“尧都”“舜都”“禹都”。尧、舜、禹为何要在这些地方筑城?正是出于保卫盐池的考虑。

③盐给华夏民族带来前行力量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厚的财富,所以尧、舜、禹三帝对盐充满了感恩之情。舜帝曾创作了一首《南风》,诗化了盐对百姓和国家的重要性。

④春秋战国长达550年的历史进程中,盐再一次成为国家与民族整合的无形推手。这一时期“盐政”概念定型,“盐业官营”这一日后的专营制度出现并被迅速推广,产盐各国因此而获暴利,为日后的兼并积聚了雄厚的战争本钱,先秦各诸侯国因国力变化而重新洗牌。

⑤在盐与税收捆绑到一起后,盐更成为左右诸侯国兼并战争走向的隐性力量。因盐税暴富而强大的,除了西部的晋国外,还有东方的齐国和燕国。这些重要的产盐国,财富积聚,国力大增,很快在诸侯战争中占得上风。

⑥对盐觊觎最迫切的是秦国。“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夺取了山西境内的“安邑盐池”,开始池盐大生产。食盐专营,开征盐税,为进一步征战奠定了物质基础。有了盐的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终灭了六国,统一华夏,真可谓“得盐者得天下”。

⑦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长期对抗北方匈奴的边境战争,耗空了国库。于是,汉武帝下令施行盐铁专卖,将这两种物资的买卖权收归国有,以保证战争和国防军费。

⑧唐朝中叶后,国库空虚,朝廷便强行加价卖盐,增加财税。每斗盐一下子由10钱涨到110钱。

⑨为此,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人售盐。汉武帝的“禁私令”规定,私贩食盐一旦被发现,要将犯人的左脚大拇指砍掉。五代时的后唐也有相应的惩治措施:贩私盐“五斤以上,买卖人各决臀杖二十,处死”。明清时期,官府“禁售私盐”空前严格,几乎与现代禁毒一样严厉。但由于暴利的驱使和生活所迫,私盐贩卖历代不绝,而且因盐而起的社会事件层出不穷。如唐末,贩私盐出身的王仙芝、黄巢,率先起义;再如元末,盐户出身的张士诚带领盐民揭竿而起……由此可见,盐与江山社稷息息相关。

1.这篇文章以“盐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为标题有何作用?

2.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

3.下面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引《史记》和史学家的论述,引出了本文说明的对象——盐。

B. 第④⑤两段介绍“盐政”,说明盐进一步促进了国家与民族的整合。

C. 第⑨段介绍历代对私人售盐的严厉惩治措施,其目的是说明盐私售的巨大危害。

D. 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各种史实为例,使说明更具体、更可信。

4.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而本文记叙较多。请结合文章内容,谈一下记叙和说明的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