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④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⑦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⑧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⑨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先帝遗德(        

(2)陟罚臧否(       

(3)先帝不以臣卑鄙       

(4)遂许先帝以驱驰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一段分析当前形势,提出广开言路的建议,为全篇议论张本。

B.选文第二段中“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一句强调依法办事

C.选文第三段和第四段提出亲贤远佞的建议

D.选文以议论为主,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中贯穿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

4.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师前向后主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兴复汉室的主张。提到“陛下”不过七次,而提“先帝”却有十三次,为什么?

 

1.(1)发扬光大 (2) 奖惩 (3) 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4)奔走效劳 2. (1)只求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 (2)应当鼓励和统率全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消灭奸邪势力,复兴汉朝王室,回到原来的国都。 3.C 4.处处以先帝之意为据,句句借先帝之口说出。使所进忠言“直而不肆”,得体而恳切。以此激励后主刘禅深追先帝遗诏,“以光先帝遗德”完成先帝刘备未竞的统一大业。 【解析】 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卑鄙”一词要注意古今义的区别。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第一句在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则来安排语序。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选文三、四、五三个自然段从正方两方面提出了亲贤远佞的建议,C项分析不够准确。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要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就必须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这两方面来分析,然后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文章多次提到“先帝”,是为了激励后主来完成统一大业。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填空。请按要求默写诗歌

(1)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2)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______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更深月色半人家,___________________。   (刘方平《月夜》)

(5)                   ,日高人渴漫思茶。   (苏轼《浣溪沙》)

(6)塞外的秋景奇特异常,既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壮丽,也有范仲淹的“塞下秋来风景异,                  ”的寒冷萧索。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的“                              ?”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8)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即使遭遇挫折,也坚持自己坚贞操守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

Iphone7的推出再一次在中国市场上引起热潮。 越来越多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沦为了手机的“奴役”,“手机依赖症”成为了新型流行病。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互联网上就有那么一群“斗士”,对网络曝光的各种不公平、不正当行为表示愤慨,然而,当把心思全都放在那块小小的屏幕上时,人们却忽略了身边渐渐老去的父母、嗷嗷待哺的孩子和朋友、邻居、同事……

材料二:晒美景、晒美食、晒萌娃、晒乖宠、晒工资、晒账单、晒奇遇……自从有了手机社交网络,似乎就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晒的。

材料三:理疗师克斯汀•劳德表示,很多人用手机时脑袋及身体会前倾,这导致脊柱顶部的神经受挤压,头痛、脖颈僵硬、疲惫的感觉在所难免。

材料四:有网友感叹:“拜读了太多的人生警句,突然发现不知咋活了;了解了太多的养生之道,突然发现不知咋吃了;欣赏了太多的摄影美图,突然发现不知咋拍了 知道了太多一生中值得去的地方,感觉这一生简直就是白活了”。

1.请结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手机依赖症”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2.材料四中,网友在提问平台里道出了自己的疑惑,这也是大多数网友的困惑。作为平台管理人,请你为该讨论平台拟写一句宣传语,让更多的人一起参与进来,积极应对“手机依赖症”。要求:必须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3.当手机阅读成为主流趋势,“传统阅读危机”已经席卷全中国。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仅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少得可怜。请根据上述材料内容,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谈一谈怎样才能解决“传统阅读危机”。

 

查看答案

请仿照画线的句子,接写两句话并构成语意完整连贯的一段话。

信仰如同一幅瑰丽的画卷,它装点了我们飞扬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开的鲜花,它芬芳了我们多彩的人生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教孩子面对挫折,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是现代教育中极其关键重要的课题。

B.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第三产业,是能否发展重庆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

C.学校实施高效课堂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D.对极少数的学生不恰当的表扬反而容易降低其心理承受能力。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雨说》的作者是台湾诗人郑愁予,他的诗作以优美、潇洒、富有抒情韵味著称,意向多变,温柔华美,自成风格。

B.法国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鲁迅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课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呐喊》。

D.《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一共有33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