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横线的字。

(1)有仙则 名:           

2)惟吾德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文中谈到“诸葛庐”“子云亭”其目的是什么?

4.请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著名;品德高尚 2.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3.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自己虽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品德高尚。 4.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使用工整的对偶句式,“绿”、“青”色调搭配和谐,突出了环境的清幽宁静。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名”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出名、著名的意思;“馨”原意指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此题作答时要注意“鸿儒”和“白丁”各指什么样的人。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这里用了类比的修辞方法,主要是表现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赏析,这需要以理解文意作为作答的基础。古人写文章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应结合文章的主题。此题可以从“上”“入”“绿”“青”等词语入手进行赏析。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

我是在贫穷和耻辱中长大的。父亲是一位蹬三轮车的,他每天蹬车送我上学。这令我的同学羡慕不已,他们说你爸妈真疼你,天天雇车送你上学。同学的话提醒了我,如果他们知道送我上学的不是家里雇的,而是我的父亲,他们又该如何议论呢?我一下子被一种耻辱感击垮了。从此,我再也不让父亲送到校门口,在离校门口很远的地方就偷偷下了车。

我的母亲四处打工,为我攒钱。她坚信,我能考上大学。从我上学开始,每次学校公布成绩的日子就成了我们约定的节日。那天我们会吃上一顿红烧肉,以示庆祝。在我的印象里,红烧肉是最好吃的东西。没想到大学里的一次红烧肉,却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耻辱记忆。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母亲被巨大的学费数额吓呆了,她拿出了全部的积蓄,也仅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我只好向学校提出了特困助学申请。

上学没几天,全班都知道了我是特困生,因为我被安排住在便宜而破旧的老楼里。与众不同的我成了他们着重注意的人。他们用好奇和怜悯的眼光看我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上学一年多,前后左右的惊异的目光,让我如万箭穿心。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我用读书来消解难熬的孤独。书是不挑人的,它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打开它的人们。但有一个奢侈的行为我却一直不肯放弃,就是每月一次和中学几个好朋友的网上聊天,它给了我孤独的生活以极大的安慰。有一次我在网吧遇上了一个同班同学,他当时惊诧极了。再有就是我在大学里过第一个生日时,我奢侈地买了一份红烧肉……

后来就到了让我终生难忘的那个耻辱的日子。那是一次社团活动,大家讨论帮助特困学生的事。有同学当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说,特困生应该得到我们的帮助,可我们班有的特困生还上网吧,吃红烧肉……我无地自容。我这才发现了贫穷不在于它本身,更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精神折磨。我无法忍受这种被打入另类的感觉。

当帮助变成了一种施舍,我宁愿不要。我在忍受现实还是退学之间犹豫了很久。我想起了父亲的后背,我想起了母亲在我接到的录取通知书时四处奔走相告的情景,我想起了当时自己的决心……我忽然感到,我无权选择放弃。贫穷本身不是罪过,因贫穷而放弃了自己生存的尊严,这才是过。

第二天是写作课,老师的作业是感受你生活中的爱。许多同学充满激情地念起了自己的作文,他们感激父母为他们带来的幸福,为他们创造的条件……老师不做一声,直到最后,才失望地问:“还有没有同学要说?”我举起了手,讲了父亲的后背,冬天落在上面的雪和夏天流着的汗;我讲了母亲为我攒钱的情景。我讲了小时候吃苹果,父母把苹果细细地削掉了皮,一口一口地喂我吃,而削下的苹果皮,他们却谦让着,谁也不肯吃,最后,母亲又用它给我煮了苹果水。我说我很庆幸,贫穷只让我生活更艰难些,但它却不能剥夺我爱的权利,我感谢父母的爱。我为小时候对父亲的伤害而忏悔……

教室里响起一片抽泣的声音。

下课时老师对我说,我非常感谢你,你比我更清楚地告诉了大家,什么是爱的真谛和尊严的意义

从这时起,我走出了耻辱,我用一种正常而不是自卑的心态与同学们相处了。我不再为只有一个馒头的午饭而难为情了,我能坦然地穿着陈旧的衣服走在青春靓丽时尚流行的校园里。在那一个假期到来的时候,我给父母写了一封信……

1.文章第加横线词“噎”用得好,好在哪里?

我经常找一个角落,狼吞虎咽地噎进去一个没有菜的馒头。

2.怎么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

3.阅读第段,请简要回答“我”为什么要上网吧聊天?

4.仔细阅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会在给父母的信中写些什么内容? 只写内容要点,至少写方面的内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正在迎风飘撒。

1.“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2.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最后一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文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查看答案

名著大看台。

1.《朝花夕拾》中鲁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一位保姆,她是           ;一位异国的老师,他是            

2.《朝花夕拾》充满了“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你最喜欢其中哪一篇文章?说说理由。

篇目:

理由: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

(1)莲,                           。(周敦颐《爱莲说》)

(2)                    ,妇啼一何苦。(杜甫《石壕吏》 

(3)《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中老人与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句子是:                             

(4)杜甫在《春望》一诗中“                                  。”化无情之物为有情之物,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

(5)周敦颐《爱莲说》中“                                         启示我们无论在任何环境中应该坚守本真,洁身自好。

 

查看答案

填入横线的语句,与原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未经历坎坷泥泞的艰难,哪能知道阳光大道的可贵;未经历风雨交加的困顿,哪能明白风和日丽的美好;                                     

A要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就要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

B只有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才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C未经历胜利和成功的喜悦,哪能体会挫折磨难的考验。

D未经历挫折磨难的考验,哪能体会胜利和成功的喜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