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 善于“借力”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

阅读下文。

善于“借力”

一个小男孩在院子里搬一块石头,他的父亲在旁边鼓励:“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来!”但是石头太重,最终孩子也没能搬起来,他告诉父亲:“石头太重,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父亲说:“你没有用尽全力。”小男孩不解,父亲微笑着说,“因为我在你旁边,你都没有请求我的帮助!”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那个小男孩,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全力以赴了,但却不知道,所谓的全力以赴,不光光指的是尽自己的“全力”,还应当是善于借助别人的“外力”。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草船借箭”讲的其实就是一个“借力”的故事。当年,周瑜嫉恨诸葛亮的才能,就故意设计陷害诸葛亮,他要求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这在常人眼中当然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诸葛亮还是满口答应了。

原来,诸葛亮善观天象,他早就算定了一个大雾之日,便借鲁肃二十只草船驶往曹军的水寨,曹操因疑雾中有埋伏,便下令以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诸葛亮令收船急回,船轻水急,曹操追之不得。诸葛亮既从曹军的水寨安全借得了箭,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

“草船借箭”的故事表现了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更给后人以无限启示——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难怪以周瑜之聪敏,面对诸葛亮之才智,最终也只能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旷世之叹。

还有一个大英图书馆搬家的智慧故事。

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著名的图书馆,里面的藏书非常丰富。有一次,图书馆要从旧馆搬到新馆去,结果一算,搬运费要几百万,根本就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有一个高人,向馆长出了一个点子,结果只花了几千块钱就解决了问题。图书馆在报上登了一个广告:从即日开始,每个市民可以免费从大英图书馆借10本书。结果,许多市民蜂拥而至,没几天,就把图书馆的书借光了。书借出去了,怎么还呢?大家给我还到新馆来。就这样,图书馆借用大家的力量搬了一次家。

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你聪明,我会用你的聪明,那我就比你更聪明。

借力借力,一个“借”字,天地广阔,大有作为。对于身在职场中的我们,善于借力不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需要我们细细地琢磨和践行。

1.文章第一段讲述小男孩搬石头的事情,结合全文来看,这样的开头有何作用?

2.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试分析下面句中加横线字的作用。

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者并不一定是他个人的能量有多大,而是他们更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

4.对于“借力”的行为,你是如何看待的?请阐明理由。并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为本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看法和理由:                                                                   

事实论据:                                                                        

 

1.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要善于借力;作为事实论据论证论点,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草船借箭和大英图书馆搬家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善于借力往往是成功的关键”这一观点,增强说服力,进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3.“并不一定”表示不确定,可能不是,这里强调成就大事业者可能不是依靠个人的能力,主要是因为他们善于整合资源,巧借“外力”,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4.看法和理由:巧借“外力”是一种智慧的行为,个人能力有限,凡事亲力亲为,效率会低下,“借力”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协作,发挥出自己和他人的最大功效。(2分,理由得当即可) 事实论据:示例:刘邦本是亭长出身,本领并不出众,但他善于任用人才,充分信任张良、萧何、陈平和韩信等人,发挥出他们最大的能量,从而帮助他夺得天下。 【解析】 1. 试题分析:议论文开头引出话题不外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摆事实现象,列举事例,讲故事引出话题,一种是发表议论引出话题。本文开头属于第前一种方式,从引出论点、充当论据、激发读者兴趣等方面来解答。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文中列举了草船借箭和大英图书馆搬家的事例,是举例论证。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找到语句的位置,首先理解“并一定”的一词的意思,再从所说明的道理方面说明论证的严密性。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阅读全文,了解本文的论点,即文中所说“古人说,智者当借力而行;今人说,借力而行当为智者”,根据论点来举证,如可举刘备借诸葛亮之力的事例作论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

钱货入瓶

唐扬州有丐者,曰胡媚儿。其有一瓶,与人言"若钱施满此瓶,则永世福矣!"观者见瓶但容半升,故有施十钱、百钱者,然瓶未见满,人怪之。一富人过,施千钱,仍未见满。有好事者牵一驴,曰"施驴。"丐者依颔之,驴随变这类细绳而入瓶,一市人皆惊。其时有货车过,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可。"丐微侧瓶口,货车 入瓶。货主大骇,欲捽丐,而丐已潜入瓶。货主击碎盖其瓶,一无所有。

【注释】揪住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观者见瓶容半升              (2)          

(3)中力拉崩倒之声(          )    (4)其两膝相者(          )

2.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瓶未见满                  尘气莽莽

B.丐已潜入瓶                计其长曾不盈寸

C.有一瓶                    不能指一端

D.鸣而不能通其意            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类冒之

3.翻译下列句子。

(1)货主闻之戏言能令诸货车入瓶否?”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4.说说阅读本文后你所获得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诗歌。

吴门道中二首(其一)

孙觌(dí)

数间茅屋水边村,杨柳依依绿映门。

渡口唤船人独立,一蓑烟雨湿黄昏。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第一、二句展现的画面。

2.诗中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查看答案

走进专题——本学期,通过专题《鸟》的学习,我们对鸟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初二年级想出一期以“爱鸟”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写几句简短的话。

示例: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生的。

 

查看答案

走进名著——阅读下面语句,回答问题。

【甲】酒力发作,焦躁起来,一只手提着哨棒,一只手把胸膛前袒开,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见一块光挞挞大青石,把那哨棒倚在一边,放翻身体,却待要睡,只见发起一阵狂风来。那一阵风过了,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来。

【乙】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①【甲】【乙】描写的是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两个人物,请写出这两个人物的名字:

                            

②请仿照示例,从上面两个人物中选择一人,概述故事情节。

示例:花和尚鲁智深状元桥下拳打镇关西。

 

查看答案

默写。

(1)                        ,中间小谢又清发。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                          ,小桥流水人家。

(4)                         ?怅望青田云水遥。

(5)                        ,相伴过年华。

(6)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7)故园渺何处?                            

(8)《陋室铭》中表现作者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