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阅读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文: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①有可使求马者乎?”伯乐对曰:“臣之子皆下才也。有九方皋,其于马,非臣之下也。可告以天下之马②。请见之。”

穆公见之,使行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之矣,在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牝③而黄。”使人往取之,牡④而骊⑤。报穆公,穆公不说,召伯乐,曰:“子所荐求马者,马色牝牡,尚弗能知,又安知天下之马也?”伯乐曰:“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马至,果天下之马也。   (《九方皋相马》,有删改)

注:①姓:指子孙。②天下之马:指天下最好的马。③牝(pìn):母马。④牡:公马。⑤骊(lí):纯黑色马。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词

(1)辱于奴隶人之手(           )  (2)一食尽粟一石  (          )

(3)三月而        (           )  (4)尚能知        (          )

2.下列加横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知其能千里而        不饱,力不足

B、求其能千里也            知天下之马

C、才美不外               

D、鸣之不能通            真无马邪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②穆公见之,使行求马。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千里马不遇伯乐的议论,表达作者对贤才难遇明主的愤懑,寄寓着对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希望。

B、乙文通过记叙伯乐举荐九方皋为秦穆公寻找天下最好的马的故事,告诉我们看待事物要独具慧眼,看其实质。

C、甲文中表明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千里马不常有”,其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真不知马”。

D、乙文中秦穆公起初不高兴,原因是他看到九方皋找马竟然连毛色雌雄都分不清。

5.有人认为,只要是千里马,才能就会施展出来;也有人认为,千里马须遇伯乐,才能方有机会施展出来。你的看法呢?说说理由。

 

1.只是 有时 通“返”,返回 不 2.B 3.①鞭策它,不按准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分点: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亦可) ②秦穆公接见了九方皋,派(他)前去寻找好马。(得分点: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4.C 5.开放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要求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解释进行重点识记。还要求学生对文章熟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注意“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A项“安”都是怎么,A项食:喂养,吃;C项见:通现,召见;D项代词,千里马,难道。故选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尤其是重点词的翻译。注意关键词(1)策,鞭策,鞭打;尽,竭尽,使充分发挥,译为“充分发挥”。(2)见,接见,召见;使,命令,派遣。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C项应是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千里被埋没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能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开放性试题,任选一种说法表明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根据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湄洲湾素有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良港之赞誉。海域宽阔,全湾纳潮面积516平方公里,平均纳潮量24亿立方米;航道深,一般为12-20余米;深水岸线总长21.4公里;湄洲湾没有大的河流注入,常年不冻不淤;并具有大港湾隐蔽,风浪小,避风条件好等特点。民国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其所著《建国方略》中就设想把湄洲湾建成东方第一大港

【材料二】泉港主要产有甘薯、水稻、大麦、花生、大豆、蚕豆和豌豆等作物;盛产龙眼、荔枝、余甘、枇杷、柑橘等名果,其中涂岭镇丘后村的特稀晚熟荔枝曾作为进京贡品。水产资源极其丰富,主要有牡蛎、缢蛏、青蟹、对虾、鲍鱼、花蛤、紫菜、海带等,其中鲍鱼养殖、吊蛎养殖、浅海养殖和网箱养鱼的面积和产量均居泉州首位。

【材料三】泉港区域内文化名胜古迹现有56处:沙格灵慈宫、闽林始祖陵、东岳庙、天湖岩寺、虎岩寺、朝天石笏、仙公山等以历史悠久、风景秀丽而闻名,其中沙格灵慈宫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可以概括为海港            、物产                     和古迹           

(2)、旅游产业是绿色产业,各地方政府和老百姓也越来越重视。泉港的旅游产业还有巨大挖掘潜力。请你为泉港旅游产业的发展提出两条合理性的建议.

      

(3)、发挥你的才华,参考例文或考卷第1题的文字,为你家乡的某个名胜古迹写一段推介词。(40个字左右)

例文:下炉“玉笏朝天”

进入泉港境内的涂岭下炉,举目可见一块突兀的菇形顽石,此石乃闻名海内外的“玉笏朝天”。泉港人称“玉笏朝天”凝聚着泉港人的精灵,象征着泉港人的拼搏冲劲。

我选的景点:

我的推介词: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致蒋经国先生信》是作者为了                           推心置腹地恳谈;《给儿子的一封信》一文中作者欣赏儿子的两个优点是                                 ;《给女儿的信》让我们领会了                        ;《世上没有傻问题》让我们懂得了                      

 

查看答案

默写相关联的句子。

①《如梦令》:                    ,浓睡不消残酒。

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                     

③《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                      ,高处不胜寒。

④《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                  

⑤《约客》:有约不来过夜半,                   

⑥《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⑦《菩萨蛮》           ,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                    

《论语》十则中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抱负,并凭坚强的意志实现理想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后面题。

笔架山位于惠安和泉港的交界处,海拔752.3米。山顶三峰相连,犹如笔架,山以此而得名。夏天,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笔架仙公寺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两根巨大的青龙石柱,气势pángbó ,腾云驾雾,如摆脱羁绊飞向蓝天;左边是“仙公阁”,中间是“观音殿”,右边是“三宝殿”,三殿处于同一水平面,甚是壮观。

(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淙__      __     páng       

(2)文中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请正确修改。

病句:夏天,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

修改:

 

查看答案

瞬间的发现

要求:诗歌除外,不少于600个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