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8分) 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

(8分)

①据新华社电 持续了一年多的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花落谁家的悬念在6日晚终于大白天下,经过四轮的激烈争夺,伦敦以54比50票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巴黎,获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

②本届奥运会的申办阵容堪称豪华,除巴黎和伦敦外,还包括马德里、纽约和莫斯科,被认为是奥运史上竞争最激烈的申办。当莫斯科、纽约和马德里在前三轮相继被淘汰出局后,竞争最后演变成巴黎和伦敦的“双城记”。

③在申办期间一直最被看好的巴黎已是第三次申办奥运会,前两次分别是在申办1992年奥运会时输给巴塞罗那和2008年奥运会败给北京,但这依然无法给他们带来胜利。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说,申奥是一场非常残酷的比赛,而这一次申奥要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残酷。

④在罗格宣布最终结果后,伦敦代表团沸腾了,他们相互拥抱庆祝胜利,而巴黎代表团成员则沉寂了很长时间,久久没有离去,不少人眼里已是泪水盈盈,巴黎市长德拉努埃则眼含泪水和代表团成员拥抱……

⑤据悉,当五个申办城市在6日向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进行陈述时,伦敦的陈述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而且他们强调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来,要让更多的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尤其是奥申委主席塞•科声情并茂的演说,给人留下很深印象。 

1.给选文拟标题(2分)

2.用“∥”划分这则新闻的导语、主体和结尾部分。(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3.请指出这则消息的有关要素。(2分)

(1)时间:                                                                

(2)人物:                     

(3)事件:                              

(4)结果:                                         

4.根据这则消息,说说伦敦申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分)

 

1.选文标题: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2分) 2.(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3.(4分)(1)时间:6日晚(2)人物:罗格、德拉努埃、塞•科 (3)事件:伦敦、巴黎激烈争夺2012年奥运会主办权 (4)结果:伦敦夺得奥运会主办权 4.答:申奥演说脱颖而出,非常具有感染力,强调了让更多孩子和年轻人投入到体育中 【解析】 1.1】 试题分析:要求考生具备有关新闻的知识,又要求学生具有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述能力。概括时,能围绕“伦敦夺得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2】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有关新闻的相关内容,明确新闻的组成要素,了解导语、主体等结构特点,能根据要素划分新闻结构。正确即可。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层次。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3】 试题分析:能根据新闻作为记叙文的特点,找出记叙要素,表述合理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4】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3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乂(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一)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2分)

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3分)

 

查看答案

国务院办公厅l月8日发出“限塑令”,规定从6月1日起,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将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执行“限塑令”,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要求:紧扣主题,新颖独特,生动形象,语言简洁,不超过l5个字)(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任选其中一题完成。

(1)“人到底应该怎样度过一生?”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2)正直勇敢、为兄报仇、景阳岗、打虎英雄

(3)“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连我还能喝四两呢。不信,你看看!”你选取的提示是                 ,与这个提示相关的作品是《                     》。

请写出与这部作品中有关的一个故事情节:(2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都有语病,在原句上改正过来。(2分)

①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②这次会议规定每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超过30分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