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17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

阅读下面文言文。(17)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另有作)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

饿 体肤 以动 能。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1)委而(     )       (2)域民不封疆之界(   )

(3)恒过然后能改(    ) (4)困于心于虑而后作(   )

3.翻译下列句子。(4)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用原文的句子回答问题。(4)

对“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在军事上的不同作用,作者持怎样的看法?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有哪些相似之处?(3

 

1.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离开 靠、凭 常常犯错误 衡,通“横”梗塞,不顺 3.(1)所以君子(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2)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意思对即可) 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5.这些人都出身卑微,但他们历经了磨难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解析】 1. 试题分析: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判断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分析其结构,按照现代汉语的阅读习惯判断停顿,比如“主谓”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语之间可停顿。关键是要弄懂句子的意思。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去”是古今异义字词,“衡”是通假字。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君子”“ 忧患”“生”“死”“安乐”,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本题就是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根据所学直接回答即可,注意用原句。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5. 试题分析:阅读文中相关的句子,从六人的出身和后来被重用两个方面概括即可。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参加班级组织的“千古风流人物·诸葛亮”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8)

1.诸葛亮在我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有关他的传说、故事、成语、俗语很多,如:三顾茅庐、隆中对策等等。请分别写出一个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不能重复2)

成语:               故事:               

2.成都武侯祠有一副歌颂诸葛亮的对联,上联是:“两表酬三顾”,请找出下联(2 )下联:(            )

A千古仰威仪      B功定属元勋    C宁静而致远   D一对足千秋

3.请以“我也说说诸葛亮”为话题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4)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9)

1.《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先后游历了小人国、大人国、        、慧国四个国家,在小人国利里浦特,党派的阵营是以             来划分的。(2 )

2.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4)

①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这段文字出自《水浒传》的第七回“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2)

②”鲁达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           的性格特征。(2)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话是              (人名)的名言警句,它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3)

 

查看答案

默写。(12)

1.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频洲。

2.                        ,西北望,射天狼。

3.                         ,载不动许多愁。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5.陛下亦宜自谋,以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7.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表达了他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

8. 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使我们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描写边城冷落荒凉景色的句子:“                               。”

 

查看答案

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A卒中往往(常常)        王侯将相有种乎(难道)

B将军宜枉驾顾之(屈尊)    是以先帝简拔以陛下(给予)

C不见我于王(为什么)     所识穷乏者我与(得到)

D搜于中三日三夜(国家)   子非鱼,知鱼之乐(怎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4)

20131214 日晚间,“嫦娥”携带着“玉兔”,安全平稳着陆月面。古往今来,给无数中国人带来美好情思遐想的广寒宫今夜不再清虚       (娴静 孤僻  寂寥)。中国人千百年来期盼登月的梦想,终于由“嫦娥”变成现实。此刻,中国航天人不会忘记,他们迈出的每一步,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自身科研能力的修炼,也是在突破层层阻力的背景下换来的

1.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

2.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