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背影》选段。(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
栅栏( ) 蹒跚( )
2.请为选文拟定一个四字小标题。(1分)
3.选文中,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父亲的背影的?你从这些描写中体会到父亲怎样的情感?(3分)
4.选文中作者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3分)
5.选文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请在文段中用横线标出来,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感情。(3分)
阅读《大道之行也》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
选贤与能( ) ②盗窃乱贼而不作( )
③男有分( ) ④货恶其弃于地也( )
2.揣摩句子特征,翻译句子。(4分)
①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②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3.“大道之行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分)
4.“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请举例说明。(2分)
综合性学习。(5分)
“爱”是用心去帮助,是尊重,是理解。某中学学生会决定利用假期完成一份“爱心行动调查”的报告。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同根同源,草根慈善】
小方在整理材料时被下列人物的善行深深感动,想写一篇标题为“同根同源,草根慈善”的报道。请你根据标题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帮助她筛选出撰写这则报道的关键信息。(至少写三个)(3分)
材料一 新中国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天津老人白方礼,他连续十多年靠自己登三轮车的收入帮助贫困的孩子实现上学的梦想,直到他92岁病逝,他用破旧的三轮车踏出了中国人的善良与无私,他用瘦弱的脊梁挑起了莘莘学子的希望。
材料二 美国《时代》周刊2010年度最具影响力的百大人物——台湾卖菜老妇陈树菊,她持续数十年,以自己的微薄收入向各类机构捐献了近32万美元的善款。她认为:“慈善只是舍得与不舍得而已”,“钱要给最需要的人才是最有用的。”
2.【辩论交流,心灵提升】
有人说,这是一个充满爱的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冷漠自私的时代,假如你是辩论的一方,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有事例,有阐述。(2分)
名著阅读(6分)
(1)《鲁宾孙飘流记》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
喜欢的理由: (2分)
(2)《水浒传》中关于鲁智深的故事都写得很精彩,请你写出其中的一个故事,并简述一下故事情节。(4分)
口语交际。(3分)
漳州五中开展“文明上网”的活动,“学生上网时间该不该受限制”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些同学认为应该限制,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请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
背诵默写。(10分,选最好的5题记分)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左手抚炉,炉上有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陋室铭》中最好地概括了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一家最终妻离子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