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问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阅读《曹刿论战》,完成下面问题。

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③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共2分)

1)肉食者                 鄙:

2)公将之                 鼓: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翻译: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3.请你阅读第③段,将下面内容补充完整。(第②空用原文回答)(共5分)

 

 

 

 

 

1.(1)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2)鼓:击鼓进军 2.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3.①鲁国取胜的原因 ②彼竭我盈 ③辙乱旗靡 ④有谋略 ⑤善观察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课内重点文言实词的解释,只要在学习时用心牢记,即可做好此题。需要注意的是“鼓”有此有特殊用法:名词活用作动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此句中要注意“衣食所安”的解释。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第③段内容与文中人物的概括,结合题干中所给提示,很容易得出答案,但在概括人物形象时要结合这一段内容来概括。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我校团支部就城镇中的某中学开展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大调查,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请你说出某中学能持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共5分)

【材料一】某中学社会实践活动相关信息调查表

满分5 manfen5.com                                年  份

项目内容

2011

2012

2013

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

100/

150/

200/

学校规定实践活动成绩占综合素质评价比例

5

10

20

家长对实践活动认可度

76

85

96

【材料二】

据了解,某中学在探讨和实践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方面,大力倡导让学生走出课堂,投身社会,参与社会,在社会中增长才干。从2010年至今已组织活动30余次,且每次活动都得到当地资源单位的大力支持。每次活动学生们的参与率都非常高。但也有部分学生在活动中总是抱着娱乐、游玩的态度,不能把活动与自身学习、成长相结合。

原因:

2.下面是某中学开展“红色之旅”主题实践活动的相关材料,阅读下面材料,探究该活动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每点4个字)(共4分)

20135月,某中学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组织了一次“红色之旅”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伊始,学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兴趣,依据学生意愿确定以参观军事博物馆为内容开展此次活动。参观过程中,学生兴致盎然,由衷地感慨中国武器的迅速发展,革命先烈的英勇顽强……为了记录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老师根据同学们的各自特长、爱好合理分配任务。参观结束后,同学们撰写参观心得,就连平日里很少动笔写作的学生也记录了自己的想法,并在 “腾飞的中国”主题班会中承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无愧于国家的中学生。

探究结果:

3.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实践活动。(共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孟子》一书,是  ①  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孟子的言论和活动。我们学过的  ②  一文,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鱼我所欲也》则阐明了  ③  的观点。

 

查看答案

默写(5分)

1.怀旧空吟闻笛赋,__        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____          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        ___,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在《<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____     ___     _____

 

查看答案

对下面文段中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花逢盛时,固然惹人喜爱,但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

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

当柔软的枝条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时,花隐在那里。

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

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

当香销红黯委地成泥时,花仍在那里。

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时,花还在那里。

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深埋地下时,花依然在那里。

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人生就是如此呵!酸甜苦辣皆是花,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

A.选段中运用反问句式,强调了真正的看花人时刻都可以赏花。

B.选段中运用“当……在那里”的排比句式,强调了在生命成长的每一阶段都有花的存在。

C.选段中用“探头”“舒手舒脚”分别赋予绿芽和枝条以人的行为,生动地写出了花在绿芽和枝条萌发时的情态。

D.选段结尾把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比作花,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同样都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将下列语句填到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转眼之间,夕阳被大海吞没了。整个天空和海洋顿时暗下来,静下来。大海在脚下起伏着,海水像又黑又浓的墨汁,在无声地翻滚着,没有阵阵拍岸的惊涛,没有排排汹涌的巨浪,。一个个巨大的气泡从海底涌上来,“哗”地裂开,砸向黑漆漆的海面,四周的海水一阵沸腾,打着旋,纵横着,呜咽着。沉下去的越发浓重,涌起的则闪烁着炫目的青光,令人

A.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     ②不寒而栗

B.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     ②不寒而栗

C. ①只有海浪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着     ②惊叹不已

D. ①只有像开了锅的沸水一般翻滚的海浪     ②惊叹不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