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17分)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音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寡人谕矣 (2)天下缟素 (3)晏子将使楚 (4)吏二缚一人诣王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3.面对秦王的恐吓,唐雎是如何回应的?可见唐雎是怎样一个人?(4分3+1)
4. 从选文中找出表明秦王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语句,这说明秦王有什么样的性格?
5.这两则选文给了你什么启示?请任选一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2分)
综合性学习 (9分)
学校征集校刊中“视点”栏目的素材,同学们聚焦社会热点问题,搜集资料。现在请你也随着他们的视角一起来关注生活吧。
【第一组同学关注医疗卫生问题】
为防控“甲流”,我市各中学均严格实行晨检制度。陈同学从宣传材料上收集到了这样一则关于“甲流”的介绍:
我们大可不必对甲型H1N1病毒过分恐慌,甲型H1N1病毒并不那么可怕。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为6.77%,而人患禽流感死亡率高达60%。且目前接受“达菲”治疗的病人,都有比较好的效果,这说明甲型H1N1病毒对于“达菲”类药物还没有产生耐药性,它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1.如果把划线部分的语句改为“人感染甲型H1N1病毒的死亡率很低。”你认为说明效果好不好,为什么?(3分)
【第二组同学关注社会要闻】
2009年10月1日,白鹭洲广场上的LED电视上正实况转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式”。 刘同学从报纸上剪下了这则报道:
国庆阅兵训练始终坚持“少扰民”的原则。一是所有的准备工作,凡是部队自己能够完成的都自己完成;二是部队机动车进驻阅兵村的时候,都是选择在夜间进行,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市民生活和工作的影响。三是压缩了合练和预演的次数。四是阅兵村和驻训点都选择在远离市区的地方,避免由于训练而影响居民的工作和生活。而北京市广大的市民对这次阅兵也非常支持。许多人说:“阅兵利国、利军、利民,我们应该全力支持”。
2.请给本则报道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第三组同学关注传统文化】
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于2009年11月27日至12月12日在我市举行。林同学从网络上搜索到了两则相关资料:
资料一: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剧文化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一些地方戏团纷纷关门或转向。
资料二:在本届戏剧节上,厦门作为东道主有歌仔戏《蝴蝶之恋》、高甲戏《阿搭嫂》、音乐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等3台剧目参赛,是厦门戏剧入选中国戏剧节最多的一届,显示了厦门在创作上的实力。本届戏剧节首次邀请台湾地区组织剧目参加戏剧节评选,参演的3台剧目分别是京剧《金锁记》、昆曲《桃花扇》和话剧《呐喊窦娥》。
3.联系上述资料及你的生活体验,就中国戏剧如何摆脱困境、赢得年轻观众青睐谈谈你的建议。(4分)
名著阅读 (7分)
1.根据所给绰号写出人名:(2分)及时雨——( ) 花和尚——( )
智多星——( ) 黑旋风——( )
2.任选下面的一个故事进行叙述(不少于30字),并概括其体现的人物性格。(3分 2+1)
A、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B、醉打蒋门神 C、怒杀阎婆惜 D、沂岭杀四虎
故事:
人物性格:
诗词赏析(5分)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请用自己的语言将“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用新奇的手法写“愁”,试分析这样写好在哪里?(3分)
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5分)
春天雨多,但并不让人感到(A)腻nì烦。当二月春风(B)躯除cú了寒冬的(C)萧索shǒu,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的春雨便在风中密密地斜织着。春雨中,群山显得分外(D)妖挠ráo,冰冻了一冬的田圃变得(E)闰rùn如油盲。霏霏细雨撞开人们的心田——披蓑戴笠荷锄而归的农人(F)笑吟吟jīn jīn地谈论着农事;农家娃娃不顾大人的嗔怪在雨中嬉闹喧嚷……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 )(只需填序号)(1分)
2.某同学不理解文段中“喧”字的意思,想查查《新华字典》。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按音序可查“X”部,xin音 B.按音序可查“S”部,suan音
C.按部首可查“口”部,九画 D.按部首可查“喧”部,十二画
3.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古诗文积累(13分)
1.力尽不知热, 。(白居易《观刈麦》)
2.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子》)
3.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5.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6.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7.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中,表现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
8.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相关的景物却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 。
9.《月夜》中描述更深夜静,诗人仰望寥廓天宇发现斗转星移的诗句是: , 。
10.《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西北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