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段阅读(12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选文中有三个动词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不容易,它们是 、 、 。(3分)
2.文段中作者着力刻画了父亲怎样一个“背影”?(2分)
3.看见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选出理解正确的一项( )(2分)
A.因为“我”看到父亲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为“我”买橘子,百感交集,深深理解了父亲的爱子之心。
B.因为“我”觉得父亲太固执,对他表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
C.因为“我”就要和父亲分手了,“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
D.因为“我”为离别而伤心难过,同时也为有这样一个好父亲而激动、喜悦。
4. 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如何理解父亲“心里很轻松似的”?(3分)
5. 对“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段文字表现了父子相互关爱的深情。
B.父亲不放心儿子,表现父亲谨慎的性格。
C.临别时父亲反复叮嘱、提醒,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惦念,无微不至的体贴、关心以及深挚的爱。
D.儿子要远离父亲了,父亲心里很难过,叮嘱儿子,怕儿子丢失行李,表现父亲很小气。
默写填空(12分)
(1)远上寒山石径斜, 。
(2) ,人不寐, 。
(3)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4) 晴空一鹤排云上, 。
(5)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
(6) ,不尽长江滚滚来。
(7)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以温馨之景反衬凄凉之情的句子是
(8)不必说 ,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
(9)近朱者赤, 。
(10)虎之力, 。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太阳虽已落山,天还没有黑。
② 我和弟弟就搬了藤椅,到屋后的院子里去乘凉。
③ 吃过晚饭后,天气还真闷热。
④一种幽暗的光弥漫在窗际,仿佛电影中的一幕。
⑤窗子完全打开,房间里还坐不住。
a.①③②⑤④ b.① ③⑤②④ c.③⑤①②④ d.③⑤①④②
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2分)
A.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着的银练。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C.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D.派出所门外的红灯亮了,像一只充血的红眼,自上而下,虎视眈眈的瞪着我们。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了避免物价不再飞涨,国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
修改:删除“不再飞涨”中的“不再”。
B.通过秋季田径运动会,使我们班同学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修改:删除“通过”或“使”。
C.我们要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修改:把“传统”改成“作风”。
D.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实现低碳生活的关键。
修改:删除“有没有”或在“实现低碳生活”前加“能不能”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2分)
A.升入初中以来,一向学习成绩平平的陈一真特别刻苦,进步很大,真叫人不得不另眼相看。
B.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C.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身临其境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D.在学习上,他非常勤奋,总是不耻下问,经常连老师都被他问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