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桃花源记》(15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2分)
林 尽 水 源 便 得 一 山 山 有 小 口 仿 佛 若 有 光 便 舍 船
2.解释下列加点字词语(4分)
(1)便要还家 ( ) (2) 渔人甚异之( )
(3)寻病终 ( )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表现桃花源中人们热情好客的句子是(用原文写两句) , 。 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3 分)
5.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应两处语句 , 。(2分)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4分)
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这使我们更加珍爱和平。但是近几年的能源危机与经济危机的出现,战争的阴影再一次笼罩着我们,可以说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和平永驻?
1.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两个例子。(2分)
2.如果你作为一位联合国和平组织的学生代表,此时的你正在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针对日本近期对我国钓鱼岛的挑衅以及参拜靖国神社等举动,你在面对日本的学生代表时你会对他怎么说?(2分)
名著(6分)
1.《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祥子来自农村,他自尊好强, ,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祥子最大的梦想不过是 。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到小说结尾,祥子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小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通过祥子的变化,老舍批判了这个社会—— (3分)
2.阅读作品,一定让你结识了不少名著中的人物。请从下面备选的人物中选择一个,说明他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一篇,并结合具体的事例分析该人物的形象(至少写两点)。(3分)
备选人物: 藤野先生 阿长 无常
我选: ,他出自
分析人物形象:
默写(8分)
1.树树皆秋色, 。
2. ,北风江上寒。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4. ,端居耻圣明。
5.中通外直,________ ____。
6. ,草色入帘青。
7.《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下面这段文字划线的两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一句修改。(2分)
(1)最近我市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2)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深刻的启示,增强安全意识,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切实做到文明出行。
我选 句,修改后的句子:
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 惟吾德馨(只) 濯清涟而不妖(洗涤)
B、无案牍之劳形(劳累) 可爱者甚蕃(多) 香远益清(更加)
C、出淤泥而不染(沾染) 亭亭净植(笔直) 可以调素琴(调弄)
D、斯是陋室(这) 陶后鲜有闻(少) 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