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坚 持 ①拔河是一项最简单的体育运动,但是,越简单就越富哲理。从表面看,拔河是力...

 

坚 持

①拔河是一项最简单的体育运动,但是,越简单就越富哲理。从表面看,拔河是力量的对抗,从本质上看,则是意志、信念的对抗。一般而言,人数均等的双方力量不会有很大的悬殊,可以说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力量的重要性退居其次,关键是看大家合作的决心,是否齐心协力,是否有顽强的斗志,是否有必胜的信念,是否能坚持到最后一秒钟。

②其实,何止是拔河,大凡竞技项目,大凡奋斗成功的历程,有哪个不是这样呢?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对手,谁就赢得了胜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就是胜利。

③坚持和胜利画等号,除了坚持者主观信念的作用以外,还需要有知识的支撑。所谓知识的支撑,则是基于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于事理的正确认识。

④开宝二年(969)三月,宋太祖赵匡胤亲征太原,最后无功而返,就是一个因为对事理缺乏专业知识和正确认识,该坚持而没有坚持的例子。

⑤开始,赵匡胤引汾河水直灌太原城,使太原成了一个孤岛。但奇怪的是,从三月一直到闰五月,太原城墙除了掉下几块土渣子外,基本上什么事也没有。北汉一直在咬牙坚持,但宋军先坚持不下去了。因为正当盛暑之时,很多士兵水土不服,腹泻,精神萎靡,虚脱无力。

⑥其实,宋军再困顿,也不会比北汉更困顿,赵匡胤完全有理由坚持下去,但最后,他还是放弃了。开宝二年(969)闰五月中,宋军退兵。

⑦宋军撤退之后,北汉决开堤坝,把浸着太原城的水放走。想不到的是,浸泡了数个月的城墙露出水面时,竟然大范围坍塌。北汉君臣看到这个情形,个个都出了一身冷汗,深深地后怕。

⑧当时契丹的使者韩知璠也在太原,喟叹道:“宋师引水进城,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知道先浸而后涸,则太原城必早早陷落了!”韩知璠此语可谓一针见血,赵匡胤哪里知道土城墙“先浸而后涸”才会坍塌的道理呢。赵匡胤因没有坚持留下了千古遗憾。

⑨乌龟和兔子赛跑,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说的都是坚持;头悬梁锥刺股,尾生抱柱,不抛弃不放弃,说的也是坚持;临财勿苟得,临难勿苟免,说的还是坚持……

⑩坚持面对的实在有太多的情境。很多时候,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也不是因为坚持才会有希望。而是因为我们心中的为人为事的准则告诉我们必须要坚持,因为现实已经到了要突破我们拼死坚守的事业和人格底线的时候,我们别无选择。为底线而坚持,就是你直面 “为什么坚持”时最简洁、最坚定、最有力的回答。

选自乐读网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4分)

2.文章的第②段中加点的短语“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否去掉?为什么?(4分)

3.文章第③段中,在论证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是哪句话?请指明它的作用。(3分)

4.文章第④-⑧段和第⑨段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它们在论证的角度和举例的方式上有什么区别?(4分)

5.结合本文对“影响坚持到底的因素”的相关阐述,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4分)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坚持就是胜利”。(1分)文章开篇列举了拔河的例子,(1分)接着在对事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的思维视角予以及时的拓展延伸,(1分)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不能去掉,(1分) “从这个意义上说”指的是“大凡竞技项目,大凡奋斗成功”,“ 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赢了对手,谁赢得了胜利”,它为论点的树立限定了范围,(1分)如果去掉了,文章的论点就太绝对化了,与现实实际不完全相符。(1分)加点的短语充分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1分) 3.文章第③段“坚持和胜利划等号,除了坚持者主观信念的作用外,还需要有知识的支撑”一句,在论证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3分) 4.文章第④-⑧段是从反面(1分)具体举例(1分),第⑨段是从正面(1分)概括举例(1分)答到关键词即可得分。 5.示例:本文强调了影响“坚持到底”的因素除了“主观信念”外,还有“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于事理的正确认识”因素,(2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确发现,影响“坚持到底”的还有为人做事的原则和准则因素,坚持到底不应该只凭主观盲目地进行,还应该客观、全面、理性地对待。(2分) 【解析】 1.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理解和定位,论点一般是指题目或者中间某句,其作用在结构上是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需通过仔细阅读,从具体的“拔河”事例,引出“坚持”一词,然后继续阐述,最后提出论点“坚持就是胜利”。 考点:理解文章内容,概括议论文要点。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是否定的,从议论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首先回答不能;因为加点部分限制了范围,如果删去,就变成什么情况之下都并非有灵感,与原意不相符,使论证语言不准确、严密。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试题分析:把这一段话写出了,然后写出作用。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能力层级为理解B。 4.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对比论证的掌握,对比论证需从正面论证、反面论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这几段内容具体分析即可。 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5. 试题分析:具体分析能否“坚持到底”的因素,结合自己的现实生活,答案不唯一,围绕本文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池 塘

贾平凹

①那时候,我很幼小,正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父亲在一次运动中死了,母亲却撇下我,出门走了别家。孤零零的我,被祖母接到了乡下的老家。祖母已经年迈,眼花得不能挑针,就终日忙着为人洗衣,小棒槌在捶布石上咣当咣当地捶打。我先是守在一旁,那声响太单调,再不能忍,就一个人到门前的池塘寻乐去了。

②池塘里有生命,也有颜色,那红莲,那白鹅,那绿荷……它们生活它们的,各有各的乐趣。我却不能下水去,只是看那露水,在荷叶上滚成碎珠,又滚成大颗,末了,阳光下一丝一缕地净了。那鱼群,散开一片,又聚起一堆,倏然全部散去,只有一个空白了。它们认不得我,我却牢牢记住了它们,摇着岸边的一棵梧桐,落一片叶儿到它们身边,我觉得那便是我了,在它们之中了,千声万声地唤它们是朋友呢。

③到了冬天,这是我很悲伤的事,塘里结了冰,白花花的,我的朋友们再也不见了。我沿着池塘沿儿去找,却只有几根枯苇,在风里飘着芦絮,捉到一朵了,托在手心,倏忽却又飞了,又去捉回,再飞去……祖母知道我的烦恼,一边捶着棒槌,一边抹泪,村里人却都说我是怪孩子,在寻找什么呢?

④时间一天天过去,池塘里起了风,冰一块块融了。终有一日,我正看着,就在那远远的地方,似乎有了一个嫩黄的卷儿,蓦地,在好多地方,也都有了那样的卷儿。那是什么呢?我一直守了半晌,卷儿终未展开。祖母说:“啊,荷叶要出来了!”我听了,却悲伤了起来,想池里这么绿,绿得发了墨,却染不了荷叶的嫩黄,它是患了什么病吗?一个冬天里是在水里病着吗?我只知道草儿从石板下长上来,是这般颜色,这般委屈,这水也有石板一样的压迫吗?

⑤但它终于慢慢舒展开了,一个圆圆的、平和的模样,平浮在水面就不动了。三日,五日,那圆就多起来,先头的呈出深绿,新生的还是浅绿,排列得似铺成的石板路呢。池塘里开始热闹起来,我的朋友又都出现,又该是一个乐园了。

⑥没想这晚起了风雨,哗哗啦啦喧嚣了一夜。天未亮,雨还未住,我便急忙去塘边了。果然池水比往日满了,荷叶狼藉,有的已破碎,有的浸沉水里,我不禁呜呜啼哭起来了。

⑦就在这时候,有一声尖叫,是那么凄楚,我抬头看去,是一只什么鸟儿,胖胖的,羽毛并未丰满,却一缕一缕湿贴在身上,正站在一片荷叶上鸣叫。那荷叶负不起它的重量,慢慢沉下去。它惊恐着,扑扇着翅膀,又飞跳上另一片荷叶。那荷叶动荡不安,它几乎要跌倒了,就又跳上一片荷叶,但立即就沉下去,没了它的腹部,它一声惊叫,溅起一团水花,又落在另一片荷叶上,斜了身子,簌簌地抖动……

⑧我不觉可怜起它来了,它是从树上的巢里不慎掉下来的呢,还是贪了好奇,忘了妈妈的叮嘱,来欣赏这大千世界了?可怜的小鸟!这个世界怎么容得你去?这风儿雨儿,你如何受得了呢?我纵然在岸上万般同情,又如何救得你啊!

⑨突然,池的那边游来了一只白鹅,那样白,似乎使一个池塘都骤然明亮起来,它极快地向小鸟游去了。它是要趁难加害吗?我害怕起来,正要捡一块石子打它,白鹅却游近了小鸟,一动不动地停下了。小鸟立即飞落在它的背上,缩作一团,伏在上面,白鹅叫了一声,像只小船,悠悠地向岸边游去,终于停靠在岸边一块石头旁,小鸟扑棱着翅膀,跳下来,钻进一丛毛柳里不见了。

⑩我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感觉到了雄壮和伟大,立即又内疚起来,惭愧冤枉白鹅了,就不顾一切地奔跑过去,抱起了它,大声呼喊着,奔跑在这风中雨中……

1.文中的一方池塘牵动着“我”的情感跌宕起伏,请你概括出“我”的情感在这方池塘里经历了哪些起伏?(4分)

2.有人认为删掉文章第①段,从第②段描写池塘直接入篇,文章的结构照样完整,你赞同这个意见吗?为什么?(4分)

3.文章第③段划线语句属于什么描写,它对刻画人物起了什么作用?(4分)

4.文章第⑨段加点的语句犹如神来之笔,非常精彩,请简析它的表达效果。(4分)

5.如何理解文章第⑩段划线句子中“我”的行为?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5分)

 

查看答案

安庆市正在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这对广大安庆市民来说是一个事关生活质量的福音。为此,某班级准备就这一社会热点开展主题班会活动,下面是活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调查探究】

1.为了调查探究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因素,下表是你们班的理化实践小组从安庆市环保局获取的一组数据,请你帮助他们分析其中的数据,得出城市空气质量与空气成分之间关系的一条结论。(3分)

日 期

二氧化硫含量

二氧化氮含量

固体颗粒物含量

空气质量

2014/1/22

0.024

0.044

0.123

2014/1/20

0.032

0.066

0.275

轻度污染

2014/1/19

0.051

0.070

0.364

中度污染

你的结论是:                                                                      

【材料】①2013年11月20日下午,安庆市黄梅戏艺术中心内座无虚席,主席台正前方悬挂着“安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动员大会”的横幅,观众席上来自全市的干部群众认真聆听着会议,时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②大会提出了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打造天蓝水清城靓的安庆。③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倾力打造美丽安庆,安庆市将用五年左右时间,通过推进系列重大攻坚工程和有力的创建措施,到2017年底,基本达到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26项指标要求,真正实现全市人民期盼的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环境质量良好、市容洁净优美、生活舒适便捷的美好愿景。

2.以上材料是你们班级的校园小记者采写的一则新闻报道,请你给这则报道拟写一个标题。

3.这则报道的第②句是一个病句,请你加以修改。(2分)

满分5 manfen5.com

4.为了积极参与安庆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活动,你们班成立了一个环保志愿者社团组织,有人给这个组织设计了一个寓意鲜明的徽标,请你审阅左边这个徽标,向同学们介绍这个徽标及其寓意。(4分)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4分) 

水浒中的英雄好汉大多都身怀绝技,例如鼓上蚤时迁的绝技是             ;能日行八百,夜行六百的英雄人送绰号                    。他们侠肝义胆,疾恶如仇,上梁山大多都是被逼无奈,例如宋江,在缉查智取生辰纲一案时,宋江帮助          等人脱逃去了梁山,之后隐情在家中暴露,宋江被逼无奈失手                   (填故事情节),逃往沧州,最终上了梁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

读书有着穿透光阴,超乎寻常的力量。它引领我,躲避俗世一切的浮燥和喧xiāo(    )。

翻开一本线装书,沉睡在光阴里的书香一瞬间将我覆盖。文字简静美好,拙朴醇厚,沉静从容。不繁文缛节,不喊口号,不唱高调。天性自然,人性温暖。古老的文字,来自源远流长的汉语,一字一意象,一词一乾坤,清气四溢,意蕴深长。美好的文字永远那么温润,那么有情感,那么有力量。

捧读这样的一本书,我仿佛觉着自己成了旧时私塾里的一名童子,坐在春日午后洒满阳光的塾馆,任书声朗朗,让唇齿留香;我又向往着自己置身田园牧歌式的原野,满目的姹紫嫣红,左采一朵,右摘一朵,叫人目不暇接;我还                       。

一本线装书如百年的月光,洒满我心灵的每一寸空间。佛家言,千江有水千江月。如果,一个生命就是一条河流,那么邂逅一本好书,心中就有了一轮明月。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喧xiāo(    )             乾(     )坤 

2.第一段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2分))

3.“邂逅”在文段中的意思是                   。

4.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与上句内容相应,句式基本相似。(3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申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5分)

                    ,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                    。     (辛弃疾《破阵子》)

④过尽千帆皆不是,                    。     (温庭筠《望江南》)

⑤足蒸暑土气,                            。 (白居易《观刈麦》)

2.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的下阕。(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