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4分 )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片中,一个“独”字叩人心扉,情味无穷,请分析其作用。(2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独”字突出凄清寂寞之感,更为直接的抒发了作者的寂寞与忧伤。 2.由自然景物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以及难以忘怀的事情的留恋,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惆怅。 【解析】 1. 试题分析:诗歌中常有“一字传神”,即指“练字”,指某一字在写景表意上有独特的效果,这类字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本句诗中“独”就是如此,从诗中描写的情境来理解这一字所表达的诗人寂寞与忧伤的情感。 考点: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 试题分析:抓住诗中“夕阳”“无可奈何”“独”“徘徊”这些词语即可理解诗人的情感。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分)

(2)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6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非至于子之门,则矣  危险            B.河伯始旋其目    面孔 

C.见笑于大方之家       很慷慨的人         D.百川灌          黄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为莫己者                B、野语有

望洋向而叹曰                  我谓也

C.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D、吾长笑于大方之家     

为莫己若者                    不水端

3.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B.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C.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D.这篇文章用河神见海神的神话故事说明哲理,通篇都在设喻。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先后创作了多部名人传记,其中《达芬奇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被称为“巨人三传”。

B.《繁星》《春水》小诗中的母爱往往有双重内涵,一是母爱对诗人的浸润;二是诗人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C.《三国演义》主要人物中被称为“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曹操;“智绝”是诸葛亮;“义绝”是关羽

D.《红楼梦》中,贾府的“四春”四姐妹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作者其取“原应叹息”之意。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B.每一月,每一周,甚至于每一天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调。

C.在运动中,我们这批比较进步的学生,组织了《觉悟社》。

D.“今天好热呀!——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灾后重建 ,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重要性。

B.我们应该防止类似“三鹿奶粉事件”的情况不再发生。

C.临近中考,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D.重视课内外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