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共7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号”月...

综合性学习。(共7分)

我国自主研制的首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怀抱“玉兔号”月球车已于去年12月2日发射升空。它们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1.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自去年9月下旬始,历时两月而最终确定。阅读下面表格,得出你对此活动开展情况的认识。(2分)

第一轮:全球征名情况

项目

作品

参与人

名称方案

数量

19.3万多

2580万

5.31万

第二轮:网上投票

项目

入围作品数

有效票数

投“玉兔号”票数

数量

10

344.52万

64.99万

 答:                                                          

2.结合专家评审分别从文化内涵、航天事业、民族特征、创意等角度推荐入围的玉兔号、探索号、揽月号、钱学森号等10个名称,大家纷纷表达了看法。请参考下面其他人的看法,结合自己的理解,就“玉兔号”这个名称发表你的看法。(不超过100字,3分)【材料】

作品名称:揽月号

作品看法:领袖毛泽东有诗句:“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嫦娥三号月球车,就是要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人有实现“敢上九天揽月”梦想的决心和勇气。

喜从天降  发表于 2013-11-22 23:08

作品名称:钱学森号

作品看法:我国的嫦娥三号,将由长征三号乙火箭运载进入太空,我预祝嫦娥三号月球车顺顺利利在月球上巡视。我崇拜我国的航天之父钱学森,同意月球车命名为钱学森号。

秋高气和  发表于 2013-11-18 13:14

作品名称:玉兔号

我的看法:                                                               

3.阅读下面材料,提取玉兔号月球车在本次探月活动中承担的任务。(2分)

新华社记者采访中国探月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欧阳自远院士的记录“玉兔”号如果“落月”成功,并成功驶离着陆器,将在月面工作三个月。它肩负承载科学载荷进行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等使命。据探测器系统专家介绍,“玉兔”号会慢慢移动,比人们想象的走得慢,时速约200米。它有一个全景相机,360度全景,一边走一边拍摄。我们特别安置了红外光谱仪、X射线谱仪,就探测它所经过的地方有哪些矿物,它的历史,月球表面的成份等等,我们都能够推演出来。月球车上除了这些仪器之外,还在车底安装了雷达,将探测月球地表以下100至200米左右深度的地下结构。这也是前人从未做过的,将对月球次表层探测作出贡献。

答:                                                                  

 

1.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得到大家热烈支持,最终“玉兔号”这个名字脱颖而出。 2.示例一:兔,是嫦娥的宠物,是机灵、敏捷的代名词,月兔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她和嫦娥一起,去探索他们的广寒宫。示例二: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嫦娥住广寒宫,玉兔是她的宠物。嫦娥三号携带月球车恰似嫦娥带玉兔,表达了古人登月愿望的实现,展现了华人自古至今的智慧。 3.①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②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 【解析】 1. 试题分析:抓住题干中的“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主题内容,注意表中的项目以及数字的变化,从人们参与“嫦娥三号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积极性这一方面概括信息。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 试题分析:结合毛泽东诗词内容以及中国关于月宫的传说,从我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和航天人的伟大气魄来解释“玉兔号”名称的内涵。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 试题分析:在文段中找到“它肩负……”一句摘引即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3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以上文字选自《五猖会》,出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      。文段中“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是因为    ,从选文可以看出作者对    的呼唤。

 

查看答案

背诵默写。(6分,其中默写5分,书写1分)

1.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2.历代诗人都喜欢描绘洞庭湖的景色: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里,以“               ,                   。”两句描绘其壮阔之景;宋代诗人陈与义则在《登岳阳楼(其一)》中用“白头吊古风霜里,                 。”将景色与个人身世结合,有无限悲怆之感。

3.《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交代了夜游之因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答谢中书书》-陶弘景-明-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B.《使至塞上》-王勃-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C.《爱莲说》-周敦颐-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D.《桃花源记》-陶渊明-东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查看答案

语段里划线短语的结构类型判断依次正确的一项是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A.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后补短语

B.动宾短语    并列短语    主谓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C.偏正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

D.偏正短语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后补短语

 

查看答案

结合语境,对画线句子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们很容易把有文化同博学混为一谈。实际上,一个文化人的知识不一定很丰富,但是很和谐,很连贯,特别是它们彼此联系。一个文化人,他的阅读、他的经验总在发酵,不断产生着新财富:就像一个人根据收入立一个账户。博学的人则像个吝啬鬼,把财富存在袜子里,只能在那里堆积。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将补充知识;第二种情况下,知识只能消失。

A.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将增加知识;第二种情况下,知识只能补充知识。

B.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将增加知识;第二种情况下,知识只能消失。

C.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将产生新知识;第二种情况下,知识只能消失。

D.第一种情况下,知识将产生新知识;第二种情况下,知识只能补充知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