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12分)冷冻疗法挽救生命 ①登山或潜水运动员都深知寒冷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然而,...

(12分)冷冻疗法挽救生命

①登山或潜水运动员都深知寒冷给身体带来的危害。然而,作为一种医学治疗手段,降低体温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在接受使用体外循环机进行的手术时造成脑部后遗症的风险。

②伴随心脏问题产生的是由于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缺氧5分钟就会给大脑带来不可挽回的破坏,10分钟即可造成神经死亡。美国心脏学会建议,在手术中有控制地降低体温以减少脑部损伤。这种疗法的关键在于循序渐进地把体温降至35摄氏度以下。因为体温每降1摄氏度,氧气的消耗量就会降低5%—8%。西班牙马德里心脏外科主任恩里克·罗德里格斯指出:“在所有使用体外循环机的外科手术中,我们都会用到适中的降低体温的做法,也就是说,降至28摄氏度至31摄氏度之间,以避免在出现危险时给大脑造成损伤。”

③此外,冷冻疗法可以延长手术的安全时间。例如在成人主动脉切断或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中,需要完全中断血液循环。为此需要把患者的身体冷冻起来,使接近冬眠状态。当体温降至16摄氏度时,安全时间为40分钟至60分钟。心脏外科助理医师卡洛斯·莫拉莱斯指出:“体温降得越低,我们进行安全手术的时间就越充裕,成功的几率也更大。”

④但是,控制体沮的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冷冻疗法最困难的一个环节是手术后如何使体温回升。按照一般规则,如果身体被冷冻30分钟,那么手术后的恢复时间就将增加一倍。负责将血液重新灌注到血管当中的医师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地使患者体温回升。如果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风险就会很高。恩里克·罗德里格斯说:“尽管这些威胁依然存在,但是目前医学界使用冷冻疗法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可能出现的大脑水肿和血凝紊乱,因为低温破坏了血液蛋白。”重症监护室中的最大难题通常是通常是痉挛和寒热增加的氧气消耗,以及患者免疫系统的改变。因此专家建议给接受了冷冻疗法的患者实施镇静辅助治疗,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在冷冻时间长达几天的情况下。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手术中,有控制地将体温降低到适中的温度,可以减少心脏病患者的脑部损伤。

B.体温降得越低,进行安全手术的时间就越充裕,手术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C.使用冷冻疗法,术后体温恢复的时间较长,产生心室纤维颤动的风险很高。

D.目前,低温对血液蛋白的破坏是医学界使用冷冻疗法遇到的最大问题。

2.文章②③两段分别是从哪两个方面介绍冷冻疗法的用途的?(2分)

3.是否可以将第④段调整到②③两段之前?为什么?(3分)

4.作为一种医学治疗的冷冻疗法,读了《冷冻疗法挽救生命 》之后,你认为此疗法对降低体温有什么作用 ?冷冻疗法可以大规模普及与运用吗? (4分)

 

1.C 2.可以减少因为脑部缺氧而造成的大脑损伤;可以延长手术安全时间。(2分。减少大脑损伤1分,延长手术安全时间1分。意思对即可) 3.不可以。因为②③两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的用途,第④段说的是使用冷冻疗法,控制体温的同时所蕴含的风险,②③两段与第④段在顺序上具有逻辑关系。如果调 整顺序,就显得逻辑混乱。(3分。不可以1分,逻辑关系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4.作用(2分):体温下降,血管收缩,减慢血流速度,使身体处于一种半休眠状态,降低自身能量的消耗。第二问(2分)其实不太可能,因为0度以下一些水合蛋白就会变构,几乎不存在冰封后复原的可能。(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使用冷冻疗法,如果体温在28摄氏度以下,那么产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风险就会很高”来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冷冻疗法”的好处来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②③与④存在逻辑关系,所以不能颠倒。 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根据文章的第4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4分)我的麦子熟了

14岁的高占喜,青海农家子弟,因为湖南卫视的《变形计》,他和城市的一个叫魏程的富家少年互换了7天人生。节目打出了议题:7天之后,高占喜愿意回到农村吗?

第一天,占喜在机场被新爸新妈接进了豪华的宝马车,他害羞地靠在真皮座椅上面,不说话,认真地看着窗外闪过的高楼大厦,忽然,他泪水盈眶。

这个以前在山沟里疯跑,活泼开朗的孩子,曾经在作文里写道:我想考上大学,在城里生活。可是他知道,他更可能中途辍学,流浪在城市某条喧嚣的马路上。这次机缘巧合,他提前进入了城市,小小的心里波澜起伏,何况现实的城市,比那个瑰丽的梦,仿佛更精彩。

占喜住进了一栋豪华如天堂的复式公寓,拥有一间无比舒适的大卧室。面对丰盛的晚餐,他无所适从,紧张得5次掉筷子。接着,新爸新妈一次给了他200元的零花钱。从前,他一个月只有1元的零花钱。

在气派的理发店里,占喜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一次泪水盈眶。

不久,他迅速适应了这种新生活。

白天,他靠在松软宽大的沙发上,茶几上是他之前从未见过的零食,面前是尺寸巨大的液晶电视。他自在地享受这一切,除了脸颊上两抹褪不去的高原红,就像是在这里长大的。

此时,观众们忧心忡忡——这个孩子会丧失本性,沉迷于吃喝玩乐吗?

某天,占喜被安排去卖报。归途中,占喜变得少言寡语。他看到城里人行色匆匆,在马路之间穿梭,犹如他在田间穿梭,也看见天桥下的乞丐,衣衫褴褛地等待施舍……那天,他对记者说,城里人也有穷人,生活也不容易。记者问,那你同情他们吗?占喜说,不,每个人都有一双手,幸福靠自己。

说话时,他分明又是那个崇尚奋斗、一直努力的高原孩子。

当晚短信预测,大多数观众仍然觉得占喜不愿回乡。然而,谜底提前揭晓——当占喜得知父亲不慎扭伤脚的消息时,他立刻要求赶回家乡。

“为什么急着要走?父亲的脚伤不是大事,难得来一次城里。”记者问。

占喜只说了一句:我的麦子熟了。

父亲很早双眼失明,哥哥在外打工,弟弟还年幼,14岁的占喜已经成为家里的主要劳力。他难以不被城市吸引,这无可厚非,但同时,他也眷恋自己贫穷的家、艰辛的父母、几亩薄田和已经成熟的麦子。

城市是他的梦,贫穷的家,却是他牵肠挂肚的现实世界。

回到农村后,占喜仍然五点半钟去上学,啃小半个馍馍当午餐,学习之余割麦挑水,补丁长裤配布鞋,刻苦读书不改初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真正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占喜见识了前所未见的繁华都市,享用过从未经历的物质生活,却始终未曾忘记自己是个印着高原红的孩子,未曾忘记担当家的责任——“我的麦子熟了”,当《浮士德》的俗世诱惑变相重演,这是一句最朴实的箴言。

1.通读全文,说说占喜是个什么样的男孩子。(3分)

2.文中两次描写占喜流泪,请你揣摩他当时的心理。(4分)

3.文中详写占喜卖报的情形有什么用意?(3分)

4.与占喜互换的城市学生魏程,会有怎样的际遇呢?请你设想,并写出魏程此行的体会。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民俗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语文学习的宝贵资源。同学们伴随着这些节日度过了一年又一年,而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那么,让我们一起去熟悉它,探究它,从而增进了解,获得知识。

1.了解民俗节日。今年的九月三十日是中秋节,下列哪一个选项(   )是属于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2分)

A.赏月包粽子

B.赏月尝月饼

C.踏青尝月饼

D.赛龙舟包粽子

2.探究下列诗句内涵:

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③汨罗沉没一流恨,湘楚常怀千古羞。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属于以上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    )(2分)

A.诗句内容与民俗节日相关。

B.描述民俗节日活动和节日气氛。

C.表现不同节日的不同特色。

D.每个民俗节日一定跟某个特定的名人有关

3.品评民俗节日。结合第(1)题和第(2)题,下列选项对我国民俗节日的特色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B.民俗节日,仅仅是个“小吃节”!

C.民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

D.民俗活动与民俗饮食相结合。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选做三题)(3分)

1.“单臂擒方腊”“挺阻招安计”等说的是《水浒》中一位传奇英雄的故事。这位英雄是     

A.武松

B.鲁智深

C.林冲

D.戴宗

2.下列情节与林冲上梁山有关的是(  )

A.鲁智深火烧瓦罐寺      B.陆虞侯火烧草料厂      C.拼命三郎火烧祝家庄

3.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洒家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从这段文字来看,鲁提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        )

A.疾恶如仇

B.见义勇为

C.粗中有细

D.武艺高强

4.《水浒》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唱片章回体小说 。在作者的笔下,好汉们大都有着自己的辛酸史,他们是卑鄙无奈才铤而走险、犯上作乱的,这印证了“哪里有剥削,哪里就有反抗”的道理。那么《水浒》的作者是(    )

A.吴承恩

B.罗贯中

C.曹雪芹

D.施耐庵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斜晖脉脉水悠悠,             。 (温庭筠《望江南》)

2.             ,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

3.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4.江山如此多娇,             。  (毛泽东《沁园春 雪》)

5.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词句             沉痛感叹词人          报国无门的苦闷。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连接成意义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 任何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发表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的酸甜苦辣,展示自己的“名言警句”。

② 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③ 微博没有任何门槛,无需任何包装,只要想说,就可以通过微博说出来。

④ 微博之所以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③①②

D.②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