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四)阅读《温暖一生》,完成17~24题。(12分) 温暖一生 余华 下岗后,我...

(四)阅读《温暖一生》,完成17~24题。(12分)

温暖一生

余华

下岗后,我开了一家糖果店,生意很不好,觉得前途一片灰暗。

一天,一位花白头发的老太太来到店门前,我一眼认出,她是我小学的班主任刘老师。我赶紧低下头去,想不让她发现。我暗暗祈祷:刘老师,您千万不要到我店里来…… 

  那是三十几年前的事了。虽然“文化大革命”已接近尾声,母亲一样的刘老师却被划为“黑五类”,经受着折磨。一个寒天,北风呼叫。我上学早,看见刘老师蹲在教室外拐角处的窗口下,地上有一堆被毛孩子们砸碎的玻璃,刘老师一块一块地往簸箕里捡,她的双手冻得通红。我心里一阵酸,想起小伙伴军军给我的一颗“奶油太妃”糖,我一直没舍得吃――那年月,哪怕是嗅一嗅“奶油太妃”的香味,也是一种奢侈的享受! 我掏出“奶油太妃”,走到她身后,说:“刘老师,您吃糖。”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我转身离去,才听到她哽咽的声音:“谢谢你,孩子。”

  整整一天,刘老师总有意无意地向我投来凝思的目光;整整一天,我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晚上,军军问我:“小余子,我包在 ‘奶油太妃’里的肥皂泥是吃了还是扔了?”天啊,闹了半天,我给刘老师的是一块肥皂泥,一块包在淡淡奶油香里的肥皂泥!――我竟闹了一个恶作剧,在她本就受伤的心里,又插上了一刀!

夜里,我躲在屋子里哭了很久,有说不出的难过。

  从此,我开始害怕刘老师凝视的目光了……

几十年过去了,我再没颜面去见老师,那颗假糖,成了我永远的痛。 

  “买两斤水果糖。”老师还是走了过来。我迅速打量她——她真的老了,脸上出现了老年斑,但她慈祥的笑容,依然那么和善。庆幸,她没有认出我。我想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这是一个乞求她宽恕的机会!

“刘老师!”我禁不住叫了起来。她惊异地看着我,看着看着,兴奋起来:“你是小余吗?你真是当年的小余子吗?”我含泪点点头。她紧紧抓住我的手不松开。突然,像想起什么似的,她抓一把糖塞给我,说:“来,你吃糖,你吃糖!” 

  捧着糖,我不知所措。我有什么脸面收老师的糖果呢?见我迟疑的样子,她笑了:“怎么,不好意思吃老师的糖? 你忘了,你请老师吃过糖呢!我记得那是一颗‘奶油太妃’!” 

  我语塞了,不明白刘老师的意思,是揭我的疮疤,还是为了发泄几十年的怨恨?我脸上热辣辣的,羞愧难当。老师没有觉察到我的情绪变化,接着说:“我一直惦记着你,一辈子也忘不了。那颗糖,让我感觉在非人的日子里,人世间的爱没有泯灭,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只是,老师没福气消受,你走后,糖就被专案组的一帮人搜走了。我至今后悔,为什么舍不得吃掉呢?”我仿佛拨云见日,几十年纠缠在我心中的结,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老师问长问短,了解了我的现状,她对我说:“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我听着她温馨话语,一股勇气在心头升起:当年,一颗搞错的糖,可以温暖老师的一生;而今,我下岗这点儿挫折,比起老师那时的处境,要好上百倍千倍,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生活下去呢?

1..阅读全文,根据“我”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语。(3分)

         ­­——万分难过­——          ­­——          ­­——­­鼓起勇气

2..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1)我想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

(2)几十年纠缠在我心中的结,竟根本不是我想像的那样!                                                                            

3..文中画浪线的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对它作简要赏析。(2分)

老师缓缓地转过身子,她呆滞、冷漠的双眸顿时生出光来。她的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

4..联系全文内容,本文标题 “温暖一生”有哪些含义?(2分)

5..下面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首尾呼应,波澜生动,“我”的心态形成一条起伏的心理曲线。

B.第二节 写“我”不想让老师发现,既制造出一个悬念,又自然引出下文的插叙。

C.“糖”是本文的叙事线索,老师惦记的糖,里面有爱;请我的吃糖,里面有感激。

D.师生重逢后,“我”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与轻松,说明“我”对下岗生活有了勇气。

 

1.( 3分 )无比快乐;羞愧难当;解脱轻松。(意对即可,一处 1分) 2.( 4分 )(1)我并不是恶作剧,真心想给老师吃颗糖,却不知道里面是块肥皂泥。(2)我以为在老师受伤的心里,又插上了一刀,为此内心一直有“痛”(难过、愧疚)。 (意对即可,每题2分) 3.( 2分)示例:这句话通过细腻的神态描写,表现了老师的生活处境之艰难和对“我”的感激之情。“呆滞”“冷漠”,两个词,暗示老师遭受折磨后精神委顿;“生出光来”, “哆嗦着,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出来。”生动地表现了老师渴望温暖,内心激动,欲语难言的表情。(意对即可。三点,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4.( 1分)我给老师吃糖,使老师感受到非人日子里人世间爱的温暖;老师面对坎坷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给了我生活的勇气。(意对即可) 5.D(2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括号内根据注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1=4分)

    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àng(   )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ǎ(   )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ù(    )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    )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行路的人。——鲁彦《雪》

 

查看答案

读方志敏的卧室对联,按要求作文。(60分)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请在对联中选择一物,以“我的         之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要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三)阅读《成功》(节选),完成14—17题。(共12分)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观点。(3分)

2..联系选文内容,就文中加点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一句中划线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作者认为成功需要天资、勤奋和机遇,你认为成功需要什么条件?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谈谈。(4分)

4..近年来,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上海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央视的“梦想中国”等活动成为了综艺节目的主流,收视率一路攀高,许多人梦想通过这一形式走向成功。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查看答案

阅读《范仲淹有志》,完成相关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④粥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朱氏:姓朱的。③世家:家世。④粥:稠粥。⑤日昃:日偏西。

1..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选文中表明范仲淹志向的句子:(2分)

2..用简要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查看答案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课外文言文一篇,完成9—13题。(9+5=14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文中“域民”、“固国”、“威天下”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4分)

A、 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B、 限制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C、领域里的百姓、 巩固国防、 威风的天子

D、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震天下

2..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战必胜”根本原因是(用原文的词语回答)。(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