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三)阅读《成功》(节选),完成14—17题。(共12分)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

(三)阅读《成功》(节选),完成14—17题。(共12分)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侯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文公。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静安先生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二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从事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观点。(3分)

2..联系选文内容,就文中加点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一句中划线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联系上下文,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3..对于成功所需条件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观点未必相同,作者认为成功需要天资、勤奋和机遇,你认为成功需要什么条件?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谈谈。(4分)

4..近年来,湖南卫视的“快乐女声”、上海卫视的“加油,好男儿”、央视的“梦想中国”等活动成为了综艺节目的主流,收视率一路攀高,许多人梦想通过这一形式走向成功。你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现象?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由。(4分)

 

1.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3分。意对即可。) 2.①对自我标榜唯物主义却大行迷信的丑恶行为深恶痛绝。或:表达作者对自命天才的人的讽刺和愤恨。(2分。意对即可) ②“不敢”是“没有胆量”意思,表示尊重,也没有足够的根据说是王国维的疏漏,表明作者治学态度的严谨和谦虚。(2分。意对即可) 3.不设统一答案, 按要求言之有理即可。(4分,视内容语言分别以4、3、2、1给分。) 4.不设统一答案,赞成与反对均可。赞成者可从参赛者努力并抓住机遇的角度阐述理由;反对者可从成功需要勤奋而不是靠一夜成名的角度阐述理由。(4分。作出判断1分,阐述理由3分。鼓励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理由充分,语言通顺,可得3分;有独特见解,但理由不充分或语言欠通顺,或见解一般,但语言通顺,得2分;见解肤浅,语言欠通顺,得1分;完全不知所云,不得分。)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范仲淹有志》,完成相关问题。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①常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④粥不充,日昃⑤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朱氏:姓朱的。③世家:家世。④粥:稠粥。⑤日昃:日偏西。

1..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选文中表明范仲淹志向的句子:(2分)

2..用简要语言概括上文的主要内容。(3分)

 

查看答案

(二)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课外文言文一篇,完成9—13题。(9+5=14分)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文中“域民”、“固国”、“威天下”的解释全错的一组是(    )(4分)

A、 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B、 限制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风的天子

C、领域里的百姓、 巩固国防、 威风的天子

D、领域里的百姓、 牢固的国家、 威震天下

2..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3..“战必胜”根本原因是(用原文的词语回答)。(2分)

 

查看答案

(一)阅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词,回答问题。(4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注释:榆关:山海关。那畔:那边,指关外。帐:护卫皇帝军队的营帐。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聒碎:搅碎。

1..上片“山一程,水一程”中,“一程”又“一程”叠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2..从词的下片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针对“历史教学”问题说说你的发现以及由此得到的启示。(4分)

材料一:初中阶段,中国的历史课被纳入“副课”,师生们对它当然重视不够,课堂上,有些老师照本宣科,划出年代、战事、意义或教训。高中阶段,学生则死记硬背。考题中这样问道:甲午中日战争中方战败,为此中方赔款几何,割地几许?……高考题都是“背多分”的题,学生因而忙于背诵,不去体会,不去想将来如何。

材料二:一美国历史教师一走进教室,要求学生用5美分买他的讲义,并申明与下次的考试有直接关系。学生们叫嚷着这是义务教育,不可以收费。老师说,你不愿意就不愿意。陆续有学生经受不住与考试有关的诱惑,极不情愿地拿钱去买讲义,当看到大部分同学都这样做后,一些叫嚷着坚决不买的学生也不得不前去买讲义。当他们做好最后一题时,教师要求他们写下当时的感受。学生们都写道:面对着极不公平的事实,我真是愤怒到了极点,可是在教师的诱惑、威慑下,我敢怒不敢言。教师这时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英国殖民统治者强加给我们的“印花税”。……同学们深切地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滋味,真可谓“居安思危”。(《一堂美国的历史课》)

材料三:圆明园西洋楼遗址,一群系着红领巾的孩子尖叫着,一群看似高中生的少男少女咬着冰棍在海宴堂遗址前高唱“对面的女孩走过来”。(选自《哭泣的圆明园》)

发现:

启示:

 

查看答案

请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中直接修改(3分,改对一处得1分,选3处修改)

换用号:6ec8aac122bd4f6e增补号:6ec8aac122bd4f6e  删除号:6ec8aac122bd4f6e  调位号:6ec8aac122bd4f6e

时下,“减负”成了热门话题。中小学生对“减负”大唱赞歌,不少家长喜忧参半,而一些学校还有点无所适从。其实,“减负”也要具体分析具体问题。长期以来,中小学生学习确实过重,应该下力气抓“减负”,但学生的负担究经是哪些因素加重的?这是“减负”中首先应该研究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找准病结,“减负”收到实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