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2 ...

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1)此物质一定属于      (选填“非晶体”或“晶体”),理由是     

(2)此物质的熔点是      ℃,第10min时,物质处于      状态.

(3)在图中用笔线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满分5 manfen5.com

 

 

(1)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80;固液共存;(3)见图.   【解析】 试题分析:要区别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需要判断熔化或凝固过程温度是否发生变化.若熔化过程温度不变,则为晶体,否则为非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即熔点. 【解析】 (1)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为晶体; (2)该晶体熔化时的文档为80℃,所以其熔点为80℃; 在第10分钟,此物质仍处于熔化过程,所以为固液共存态;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 故答案为:(1)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80;固液共存;(3)见上图. 【点评】此题分别从数据和图象来考查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一道综合性很好的题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后面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蝙蝠在黑暗中能自由地飞翔,用蜡封住其耳朵,虽然把它放在明亮的房间里,仍像喝醉酒一样,一次一次地碰到障碍物,后来,物理学家证实了蝙蝠能发出①波,靠这种波的回声来确定目标和距离.

材料二:如果把八只同样的玻璃杯盛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细棒依次敲打杯子,可以发现声音的②和盛水量有关.如果调节适当,可演奏简单的乐谱,由此我们不难知道古代“编钟”的道理.

材料三:许多年前,“马可波罗”号帆船在“火地岛”失踪,经过多年的研究,揭开了“死亡之谜”,他们都是死于亚声,这是一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而人的内脏的固有频率和亚声波极为相似,当二者相同时,会形成内脏的共振,严重时,把内脏振坏而丧生.

问题:

(1)请你将上面材料中①和②两处补上恰当的文字:①      ,②     

(2)亚声是指我们学过的     

(3)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人体内脏的固有频率大致是20Hz左右,声具有     

(4)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所填的物理量②与      有关,关系是     

 

查看答案

小芳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是18km/h,她在50m短跑的体育测试中成绩是8s,跑完50m的平均速度是      m/s,这个速度比她骑自行上学的速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将盛有少量冷水的烧杯放在装有少量碘颗粒的烧杯口处,并将烧杯放在盛有热水的水槽中.不久会观察到烧杯内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红棕色的碘蒸气,过一会儿还可以观察到烧瓶底部附有少量针状的碘晶体,这是      现象.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医生正在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听诊器运用了声音      (填“具有能量”或“传递信息”)的道理;来自患者的声音通过橡皮管传送到医生的耳朵,这样可以提高声音的      (填“音调”或“响度”).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晓雯在二胡演奏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      而发声;表演中不断用手指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