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G=100N的重物提升到高处.小明同学设计了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装置.当小明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下拉力F拉绳时,重物的速度υ和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若重物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5×10
-2m
2,不计摩擦,绳对滑轮的拉力方向均可看成在竖直方向.求:
(1)在2~3s内,拉力F的功率P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2)在1~2s内,拉力F做的功W.
(3)在0~1s内,重物对地面的压强p.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p
水=1.0×10
3kg/m
3,g取10N/kg)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
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
(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
(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利用带有四个铁钉的小方桌、沙箱及质量不同的重物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来判断物体重力势能的大小.
(2)要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高度的关系应选择图______和图______进行分析比较.
(3)图2和图3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示意图.
①该实验要探究的是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
的关系.
②该实验物体的动能是指物体
(选填“A”或“B”).
③该实验物体动能的大小是通过
来反映的.
④该实验物体的速度是指物体A从斜面上静止滚下与物体B碰撞时
(选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它是通过
(选填“高度”或“质量”)来改变的.
⑤实验中多次让物体从斜面同一高度上静止滚下时,应改变
(选填“物体A”或“物体B”)的质量,这是为了研究物体动能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小黄同学用弹簧测计拉着同一木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1所示,实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斜面的倾 斜程度 | 木块重量 G/N | 斜面高度 h/m | 沿斜面拉力 F/N | 斜面长 s/m | 机械 效率η |
1 | 较缓 | 10 | 0.4 | 6.6 | 1 | |
2 | 较陡 | 10 | 0.5 | 7.6 | 1 | 65.8% |
3 | 最陡 | 10 | 0.6 | 8.4 | 1 | 71.4% |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1次实验:有用功是______ J,总功是______ J,机械效率是______,木块和斜面的摩擦力是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斜面倾斜程度越陡,所需的拉力越______,斜面的机械效率越______
(3)小明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及绳重,每个动滑轮重相同.
a.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b.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有关.
次数物理量 | 1 | 2 | 3 |
钩码重G/N | 4 | 4 | 6 |
钩码上升高度h/m | 0.1 | 0.1 | 0.1 |
绳端拉力F/N | 1.8 | 1.4 | 2.4 |
绳端移动距离s/m | 0.3 | 0.5 | 0.3 |
机械效率n | 74% | 57% | 83% |
查看答案
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你觉得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
(2)选用其他液体多次实验后,可得出结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
(3)图乙中,浸没在水中的合金块匀速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合金块所受的浮力______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金属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如图甲的方法测出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为______N. ②按如图乙的方法测出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为______cm
3. ③用公式F
浮=ρ
水gV排计算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_N.④比较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和金属块受到的重力大小,可知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会______(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