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在雷雨天气,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由于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

在雷雨天气,人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由于_____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运行,在1s的时间内能够绕地球赤道运行7.5圈,由此你能算出地球赤道的长度为______km.
(1)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地球赤道的长度由光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除以7.5计算. 【解析】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而声音再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因为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的. ∵v=, ∴光在1秒内通过的距离:s=vt=3×108m/s×1s=3×108m.. 则地球赤道的长度=4000000m=4×104km. 故答案为:空气中的光速远大于声速;3×108;4×10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___来解释.在海边有时能看到海市蜃楼现象可以用______来解释.
查看答案
物理是一门非常有趣的学科,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耳朵的,在不同座位的同学都能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这是光______反射现象.
查看答案
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manfen5.com 满分网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
①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成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_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小字做完实验后,又想用手表代替蜡烛,看在光屏上能成什么样的像.于是他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______图.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你能解开舞台上的“烟雾”之谜吗?
“烟雾”是这样制成的,在舞台上喷洒少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舞台上即刻就会出现阵阵白雾,达到渲染气氛的目的.
(1)干冰在舞台上发生的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是______
A.升华、吸热     B.升华、放热
C.凝华、吸热    D.凝华、放热
(2)物理老师说“烟雾”并不是干冰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本身,“烟雾”到底是什么?“烟雾”究竟是怎样形成的?请你对此进行解说.______
查看答案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温度低于-78.5℃.当(干冰遇热直接变成气体)时,会把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这就是白雾,如果把热水淋在干冰上,这些白雾就十分浓厚,显得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但人手若不慎与干冰接触,皮肤中的水就立即变成冰而被干冰黏住,这是很危险的,应立即用水浇淋,直到皮肤与干冰分离为止.去年春夏之间,某地区出现旱灾,为了缓和旱情,人们多次实施人工降雨,用小导弹把干冰发射到高空,干冰在云层中散开,很快变为气体,使高空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冰粒遇到暖气就变为雨点)落到地面.
(1)请依次写出上文括号里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1)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____________
(3)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我区大部分地方用水很紧张,作为公民都必须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请你提出一项节约用水的措施: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