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

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如图所示.
(1)请按照图的顺序写出对应的实验步骤:
manfen5.com 满分网
第一步:______
第二步:______
第三步:______
(2)他第三次测得小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则m3=______g.
(3)请你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帮他计算出酱油的密度______
在测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没有量筒的情况下,如何测出液体的体积成为实验的难点.在这里突破的办法是利用水的体积来等效替代酱油的体积,从而达到测量体积的目的.计算时,则要从密度的公式出发,依次利用测量的量,表示出酱油的质量和体积. 【解析】 (1)因为水的密度已知,让瓶子装满水,测出总质量,减去空瓶的质量,就是水的质量,就可以求出这部分水的体积,而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子的容积,也就等于装满酱油后酱油的体积.再用天平测出装酱油后的总质量,也减去空瓶的质量,可以得到酱油的质量,最后就可以利用公式求密度了. (2)图中标尺上的分度值为0.2g,总质量m3=20g+20g+5g+2.4g=47.4g; (3)酱油的密度ρ===•ρ水=•1.0g/cm3≈1.11g/cm3. 故答案为:(1)第一步:用天平测出空瓶质量m1; 第二步:用天平测出装满水的总质量m2; 第三步:用天平测出装满酱油的总质量m3; (2)47.4;(3)1.11g/cm3.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等体积的长方体木块和铁块,现想探究木块和铁块的下表面谁更粗糙,如图所示某同学已完成了图甲和图乙两步实验,他通过比较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比较两物块的粗糙程度,请你对他的实验操作进行评价:______
你的实验方案是又什么?请在方框内画出操作方法简图.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在“制作一个橡皮筋测力计”的小组活动中,小军提出了一个问题:“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橡皮筋伸长的长度跟它受到的拉力可能存在什么关系?”小明和小丽经过思考并猜想后,他们决定用通过“在橡皮筋下挂钩码,同时测橡皮筋的长度”的实验来验证.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拉力(钩码总重)F/N0.51.01.52.02.53.03.5
2橡皮筋的总长度L/cm4.55.05.56.06.57.07.47.7
3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0.51.01.52.02.52.93.2
(1)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______cm;
(2)请在方格纸中作出关于F与△L的关系图象;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用语言叙述):______
(4)把小明和小丽实验时所用的橡皮筋做成测力计,根据实验数据,则它的量程为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明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测物体物体质量
m/kg
重力
G/N
比值manfen5.com 满分网/N•kg-1
物体10.10.989.8
物体20.21.969.8
物体30.32.94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测豆浆密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A.称物体质量前,调节好天平.
B.用天平称出玻璃杯的质量m1.
C.将适量豆浆倒入杯中.
D.用天平称出玻璃杯和豆浆的总质量m2
E.将杯中豆浆倒入量筒中,测出豆浆的体积V.
F.计算豆浆的密度ρ=(m2-m1)/V.
(1)若按上述步骤测量,所测出的豆浆密度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______(请填写上述实验步骤的序号);
(3)在称物体质量之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并将游码______,若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左侧,应______,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红线上即可进行称量.用天平称玻璃杯质量时,游码位置和所加砝码如图,则玻璃杯的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
小俞同学观察到许多建筑材料的截面多是倒V形或倒U形,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①: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猜想②:物体能承受的压力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③:…
于是小俞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选取了纸条、细绳、火柴盒和若干火柴棒,对猜想①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物体形状
实验次数                              
V形U形圆弧形
1463675
2433263
3453583
(一)选取长、宽、厚和______相同的纸条若干.
(二)将一张纸条折成V形,放在装置上,在纸条两端距中点(支点)相同距离处,各挂一相同的火柴盒子.在两火柴盒中逐渐增加数量相同的火柴棒,直到纸条被压弯折为止,记录一端火柴盒中火柴棒根数.
(三)将纸条分别折成U型、圆弧型,重复步骤(二).
(四)更换纸条,将以上实验再做两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补充实验步骤一内容:______
(2)小俞是如何判断实验中的物体所承受的压力不同?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如果要验证猜想②,应选取______相同但______不同的纸条若干,并重复上述实验步骤二.
(5)生产、生活和建筑中利用物体形状影响其承受压力的事例很多,如巨大的铁桥中多处使用了U形钢材.请你举出一个利用V形或圆弧形结构的实例.______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