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不能判定直线a∥b的条件是( )
A. ∠1=∠3 B. ∠1=∠4 C. ∠2+∠4=180° D. ∠1=∠5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可知中国在未来三年向参与“一 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中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 600 亿万元人民币援助,建设更多民生项目,数据 600 亿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6×109 B. 6×1010 C. 6×1011 D. 6×108
的相反数是 ( )
A. 5 B. C. D.
如图,抛物线y=nx2﹣3nx﹣4n(n<0)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且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A.
(1)点B的坐标为 ,点C的坐标为 ;
(2)若∠BAC=9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点M是(2)中抛物线上的动点,点N是其对称轴上的动点,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N,使得以A、C、M、N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操作与探究: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8,将纸片折叠,使顶点B落在边AD的E点上,折痕的一端G点在边BC上,BG=10.
①第一次折叠:当折痕的另一端点F在AB边上时,如图1,求折痕GF的长;
②第二次折叠:当折痕的另一端点F在AD边上时,如图2,证明四边形BGEF为菱形,并求出折痕GF的长.
(2)拓展延伸:通过操作探究发现在矩形纸片ABCD中,AB=5,AD=13.如图3所示,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折痕为PQ.当点A′在BC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之移动.若限定点P,Q分别在AB,AD边上移动,则点A′在BC边上可移动的最大距离是 .
阅读理【解析】
反比例函数y=(k>0)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1所示,点P、R是双曲线上不同的两点,过点P、R分别做PA⊥y轴于点A,RC⊥x轴于点C,两垂线交点为B.
(1)问题提出:线段PB:PA与BR:RC有怎样的关系?
问题解决:设点PA=n,PB=m,则点P的坐标为(n,),点R的坐标为(m+n,
),AO=BC=
,RC=
,BR=
=
则BR:RC=
,
PB:PA=
∴PB:PA=BR:RC.
问题应用:
(2)利用上面的结论解决问题:
①如图1,如果BR=6,CR=3,AP=4,BP=_____.
②如图2,如果直线PR的关系式y2=﹣x+3,与x轴交于点D,与y轴交于点E,若ED=3PR,求出k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