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A、B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s(千米)表示汽车与甲地...

A、B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3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s(千米)表示汽车与甲地的距离,t(分)表示汽车行驶的时间,如图,L1,L2分别表示两辆汽车的st的关系.

(1)L1表示哪辆汽车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汽车B的速度是多少?

(3)求L1,L2分别表示的两辆汽车的st的关系式.

(4)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5)行驶多长时间后,A、B两车相遇?

 

(1)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2)汽车B的速度是1.5千米/分;(3)s1=﹣1.5t+330,s2=t;(4)2小时后,两车相距30千米;(5)行驶132分钟,A、B两车相遇. 【解析】 试题(1)直接根据函数图象的走向和题意可知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由L1上60分钟处点的坐标可知路程和时间,从而求得速度; (3)先分别设出函数,利用函数图象上的已知点,使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函数解析式; (4)结合(3)中函数图象求得时s的值,做差即可求解; (5)求出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即可求解. 试题解析:(1)函数图形可知汽车B是由乙地开往甲地,故L1表示汽车B到甲地的距离与行驶时间的关系; (2)(330﹣240)÷60=1.5(千米/分); (3)设L1为 把点(0,330),(60,240)代入得 所以 设L2为 把点(60,60)代入得 所以 (4)当时, 330﹣150﹣120=60(千米); 所以2小时后,两车相距60千米; (5)当时, 解得 即行驶132分钟,A、B两车相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题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分别与BCAC交于点DE,过点D⊙O的切线DF,交AC于点F

1)求证:DF⊥AC

2)若⊙O的半径为4∠CDF=2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校甲班学生外出去基地参观,乘车、行步、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求甲班步行的人数;

(2)甲班步行的对象根据步行人数通过全班随机抽号来确定;乙班学生去基地分两段路走,即学校﹣﹣A地﹣﹣基地,每段路走法有乘车或步行或骑车,你认为哪个班的学生有步行的可能性少?(利用列表法或树状图求概率说明).

 

查看答案

如图,在10×10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得到A′B′C′,再把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C′,

(1)请你画出A′B′C′A″B″C′(不要求写画法).

(2)求出线段A′C′在旋转过程中所扫过的面积.(结果保留)

 

查看答案

计算:(﹣1)2﹣2sin45°+(π﹣2018)0+|﹣|

 

查看答案

在正方形ABCD中,点EAD的中点,连接BE,BF平分∠EBCCD于点F,交AC于点G,将CGF沿直线GF折叠至C′GF,BDC′GF相交于点M、N,连接CN,若AB=6,则四边形CNC′G的面积是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