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茂名)某校要从小王和小李两名同学中挑选一人参加全国数学竞赛,在最近的五次选拔测试中,他俩的成绩分别如下表:
次数 成绩(分) 姓名 | 1 | 2 | 3 | 4 | 5 |
小王 | 60 | 75 | 100 | 90 | 75 |
小李 | 70 | 90 | 80 | 80 | 80 |
根据上表解答下列问题:
(1)完成下表:
姓名 | 极差(分) | 平均成绩(分) | 中位数(分) | 众数(分) | 方差 |
小王 | 40 | 80 | 75 | 75 | 190 |
小李 | | | | | |
(2)在这五次测试中,成绩比较稳定的同学是谁若将80分以上(含80分)的成绩视为优秀,则小王、小李在这五次测试中的优秀率各是多少?
(3)历届比赛表明,成绩达到80分以上(含80分)就很可能获奖,成绩达到90分以上(含90分)就很可能获得一等奖,那么你认为应选谁参加比赛比较合适?说明你的理由.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5•十堰)我校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江东区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运动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cm)如下:
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
乙:160 173 172 161 162 171 170 175
(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哪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为什么?
(3)若预测,跳过165c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过170cm才能得冠军呢?
查看答案
(2005•漳州)张老师为了从平时在班级里数学比较优秀的王军、张成两位同学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初中数学联赛”,对两位同学进行了辅导,并在辅导期间进行了10次测验,两位同学测验成绩记录如下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第6次 | 第7次 | 第8次 | 第9次 | 第10次 |
王军 | 68 | 80 | 78 | 79 | 81 | 77 | 78 | 84 | 83 | 92 |
张成 | 86 | 80 | 75 | 83 | 85 | 77 | 79 | 80 | 80 | 75 |
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张老师从测验成绩记录表中,求得王军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S
王2=33.2,请你帮助张老师计算张成10次测验成绩的方差S
张2;
(2)请你根据上面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帮助张老师做出选择,并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2005•吉林)题中给出的条形图是截止到2002年44位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统计图.经计算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35岁.根据条形图回答问题:

(1)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超过中位数的有______人;
(2)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年龄的众数是______岁.
(3)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高于平均年龄的人数占获奖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
查看答案
(2005•济宁)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市进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在活动准备期间,要求某校组织一支由64名女生组成的女子方队,并且要求她们个个身高相同.由于年龄的限制,只能从初三学生中选拔,现有一份从该校随机抽取的初三某班15名女生(各班女生人数均超过30人)的身高资料(单位:cm):165、163、158、157、162、154、163、160、163、155、162、162、165、164、163
(1)求出这15名学生身高的众数和中位数;
(2)如果这所学校初三年级一共有10个班,那么该校能完成这项任务吗?试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2007•开封)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 13岁 | 14岁 | 15岁 | 16岁 |
参赛人数 | 5 | 19 | 12 | 14 |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