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2005•中原区)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点A(-8,0)、B(2,0)...

(2005•中原区)如图,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点A(-8,0)、B(2,0)、Cmanfen5.com 满分网,O为坐标原点.以AB为直径的⊙M与y轴的负半轴交于点D.
(1)求直线CD的解析式;
(2)求证:直线CD是⊙M的切线;
(3)过点A作AE⊥CD,垂足为E,且AE与⊙M相交于点F,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是AE和AF.

manfen5.com 满分网
(1)已知A、B的坐标就可以求出直径AB的长,弦心距MB的长,根据垂径定理就可以求出BD的长,即得到D的坐标.根据待定系数法就可以求出CD的解析式. (2)连接MD,根据M,C,D的坐标就可以得△CDM的三边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易证△CDM∽△CEA,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可以求出AE,再证明Rt△CDM∽Rt△BFA,就可以得到AF,则所求的一元二次方程就可以得到. (1)【解析】 ∵A(-8,0),B(2,0), ∴⊙M的圆心为(-3,0),且⊙M的半径为5. 连接MD. 在Rt△OMD中, OD==4, ∴D(0,-4).  (2分) 设所求直线CD的解析式为y=kx+b,则由C(,0)、D(0,-4)两点, 得, 解得. 故所求直线CD的解析式为y=x-4. (4分) (2)证明:在Rt△CDO中,CD2=OD2+OC2=42+()2=. 在△CDM中,MC=3+,DM=5, ∴DM2+CD2=25+. 又, ∴MD2+CD2=MC2. ∴△CDM是直角三角形,且 ∠MDC=90°,CD经过半径MD的外端点D, ∴直线CD是⊙M的切线.  (6分) (3)【解析】 由已知,AE⊥CD,由(2),MD⊥CD, ∴MD∥AE, ∴△CDM∽△CEA. ∴,即,解得AE=8.(7分) 连接BF.则∠AFB=90°. 又∠MDC=90°,∠CMD=∠CAE, ∴Rt△CDM∽Rt△BFA. ∴,即,解得AF=6. 故所求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是x2-14x+48=0.(9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05•重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0,6)、点B(8,0),动点P从点A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同时动点Q从点B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设点P、Q移动的时间为t秒.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当t为何值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OB相似?
(3)当t=2秒时,四边形OPQB的面积多少个平方单位?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5•南充)如图,矩形ABCD中,AB=8,BC=6,对角线AC上有一个动点P(不包括点A和点C).设AP=x,四边形PBCD的面积为y.
(1)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自变量x的范围是______
(2)有人提出一个判断:“关于动点P,△PBC面积与△PAD面积之和为常数.”请你说明此判断是否正确______.(填“是”或“否”)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5•宁德)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B=90°,AB=12cm,BC=8cm,DC=13cm,动点P沿A→D→C线路以2cm/秒的速度向C运动,动点Q沿B→C线路以1cm/秒的速度向C运动.P、Q两点分别从A、B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C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运动时间为t秒,△PQB的面积为ycm2
(1)求AD的长及t的取值范围;
(2)当1.5≤t≤t(t为(1)中t的最大值)时,求y关于t的函数关系式;
(3)请具体描述:在动点P、Q的运动过程中,△PQB的面积随着t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5•山西)如图所示,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使点A平移到A′处,画出放大一倍后的图形.(所画图中线段必须借助直尺画直,并用阴影表示).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2005•甘肃)已知小明同学身高1.5米,经太阳光照射,在地面的影长为2米,若此时测得一塔在同一地面的影长为60米,则塔高应为    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