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著名进化论的建立 提出了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一类古猿( )
A. 恩格斯 B. 列文·虎克 C. 达尔文 D. 施莱登
如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
(2)大豆在生长过程中,根的生长主要与根尖的_____和_____结构有关。
(3)从④→⑤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和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4)⑤是由④中的_____发育形成的。①是由④中的_____发育形成的。能发育成新植物体③的幼体的是④中的_____。
下图中,甲是细胞结构图、乙为细胞内的染色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_____。你判断的依据是_____。
(2)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的结构是[]_____,其功能是_____。
(3)乙图所示结构应在甲图结构中的[]_____中。
(4)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可以看到[]_____缓缓流动,以此来加速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
(5)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_____。
(6)甲图是桃的果肉细胞,其应该是由雌蕊的_____发育来的。
认真分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甲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若此装置需要一个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装置的水槽中应装有_____.
(2)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的条件下.
(3)丙装置可用来验证_____的实验,丙装置中的试管内盛有澄清的石灰水.
(4)丁装置若用来验证蒸腾作用,此装置有无不妥之处?_____.若有应该怎样改进?_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组别 | 装置 标号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种子 数 | 发芽率 (%) | ||
温度(℃) | 湿度 | 光照 | ||||
甲 | A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6 |
B | 5 | 潮湿 | 有光 | 100 | 0 | |
乙 | C | 25 | 干燥 | 无光 | 5 | 0 |
D | 25 | 潮湿 | 无光 | 5 | 100 | |
丙 | E | 25 | 潮湿 | 有光 | 100 | 97 |
F | 25 | 潮湿 | 无光 | 100 | 98 |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
(2)乙组设计的实验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_____。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_____组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4)装置 A、E、F 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_____。
(5)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_____。
(6)若选择 A、B 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每天向 A、B 组烧杯中喷洒的水的体积相等,目的是_____。
生态农业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如图是日照市某一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生态农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成分是图中的_____;人和牛是_____关系。
(2)沼气池中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它们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促进_____。
(3)如果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土壤和水被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过一段时间,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应该是_____。
(4)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
(5)在该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通过_____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多途径的利用农作物可使其储存的能量更多地被人类利用。
(6)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很快就会变化,占优势地位的农作物被杂草 和其他植物所取代。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较小,其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