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排列顺序是(  )

①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制定计划;⑤实施计划;⑥得出结论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④⑤⑥③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①②④⑤③⑥

 

B 【解析】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可见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配伍中,你认为不相匹配的是(  )

A. 目镜与物镜﹣放大物像 B. 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

C.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D. 转换器﹣转换目镜

 

查看答案

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选项是

A. 25℃0℃    B. 有光和无光    C. 温度和水分    D. 有空气和无空气

 

查看答案

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相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  )

A. 有利于放大 B. 避免产生气泡

C. 有利于对光 D. 载玻片不容易破裂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 生物都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 生物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

 

查看答案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或唾液

2ml 唾液

A

2ml 唾液

震荡后保温

   37 ℃水浴中保持 10 分钟

加入碘液

         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

(4)实验过程中是,把3支试管放到37℃温水的原因是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口腔对淀粉既能进行_______消化,又能进行______消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