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验小组用若干只果蝇做下面实验:
①首先按一定的雌雄比例把果蝇均匀分成A、B两组。
②每天在A组果蝇的饲料中拌入了一定浓度(安全未致死)的DDT农药,B组不使用该农药。
③经过一段时间,果蝇繁殖了许多代,观察比较,发现A组果蝇后代比B组果蝇的后代抗药性强。
(1)实验开始时,A组果蝇的后代个体之间的抗药性存在着_____________。
(2)在饲喂含有农药的食物时,_________________个体容易生存下来,并繁殖自己的后代,而抗药性弱的个体死亡。这种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_______________。
(3)设置B组实验的目的是进行___________。
(4)“A组果蝇比B组果蝇抗药性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某生物科技小组利用桂花枝条作为材料,试图找到某种植物激素(简称NAA)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于是设计如下实验:
①配制一系列的NAA溶液,浓度分别为10 mg/L、100 mg/L、200 mg/L、300 mg/L、400 mg/L、500 mg/L,相应编号为A、B、C、D、E、F;
② 选用长势、长度、粗细等均一致的桂花枝条30根,随机平均分成6组;
③ 将6组枝条分别浸泡在步骤①配制的NAA溶液中;
④ 一段时间后,将上述6组枝条取出,然后分别扦插到相同条件的环境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⑤ 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并统计各组枝条生根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分析实验请回答: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示,可以得出NAA溶液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__组。
(3)枝条扦插到土壤中生长出新植株的方式属于___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只具有_______的遗传特性。
(4)请列举出一种无性生殖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研究人员繁殖荧光猪的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猪的体色是否发光,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________;转入该基因的猪能发出绿色荧光说明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是________。
(2)如果甲猪毛色为黑色,乙猪毛色为白色,丙猪毛色为黑色,则荧光猪的毛色应为________。
(3)如果两头黑色的猪生出的小猪中有黑色的也有白色的,那么显性性状为________;如果显性基因用B表示,请写出两头亲代黑色猪的基因组成:________。
如图是松毛虫个体发育中两个阶段的图片,松毛虫是马尾松林的害虫,能取食马尾松针叶。松毛虫种群的爆发引起马尾松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后果。通过向马尾松林引入灰喜鹊,可以有效控制虫害。根据材料回答:
(1)据图可知松毛虫的个体发育属于________________发育。
(2)在遗传学中,灰喜鹊的长喙和短喙是一对___________。一对雌雄灰喜鹊都是长喙,所繁殖的后代中却出现了短喙个体,请判断隐性性状是_________。
(3)根据材料介绍,写出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下图并回答问题
⑴把上图精子、卵细胞、受精卵补全
⑵图中的 ” 代表____________,A和a代表_______________
⑶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的_________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⑷人体的受精卵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⑸母亲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____。
很多同学在进行重大考试前不免有些紧张,但不宜采用的调节方法是
A. 进行适当的文娱活动 B. 把紧张的感受告诉亲密的人
C. 寻找乐观的理由来安慰自己 D. 服用镇静药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