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2016年间,世界各地多处发生重大地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2016年间,世界各地多处发生重大地震,面对自然灾害,不要畏惧,掌握一定的自护和急救知识可以减少人员伤亡。请你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答抗震救灾中对伤员的救援及处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地震发生后,不论是自救还是他救,都必须首先保证_____系统的畅通,只有该系统畅通,才能保证氧气的供给。

(2)某伤员被救出时下肢喷射出鲜红的血液,救援人员应立即在他失血血管的_____端用止血带止血。大量失血后要输_____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药物到达患处一次要_____次经过心脏,_____次经过肺。

(4)被埋在废墟中等待救援的人,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_____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食用少量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补充体内_____

(5)在伤者受横梁砖块所压处,血液所输送的_____气和_____不能输送给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所产生的_____等废物不能运出体外,因而会造成组织坏死。

(6)地震救援中,要求所救出的伤员: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_____

(7)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冷静,不要乱喊乱叫,听到有救援信号时再大声呼救。这主要是为了降低_____作用,从而降低体内_____的分解,减少_____的散失,保持体能。

 

呼吸 近心端 同型 2 1 水 能量(或营养物质) 氧 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 视网膜 呼吸 有机物 能量 【解析】 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能量来源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需要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为人体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需要循环系统将这些物质运到身体各处。 (1)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因此为保证肺的通气的顺利进行,满足人体对氧的需要,必需保证呼吸道(呼吸系统)的畅通。 (2)动脉是把心脏里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血流方向是离心的,因此下肢动脉正在出血,救援人员应在他下肢的近心端用止血带止血。大量失血后要输同型血。 (3)若静脉注射药物,手臂上的“青筋”内,这个“青筋”是静脉血管,药物随着血液的流动达到患处的路线为:上肢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腮部动脉→腮部周围的毛细血管。所以血液要经过2次心脏,1次经过肺才能到达患处。。 (4)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物质,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因为尿液成分中主要有水和无机盐,所以在被困时,万不得已可以通过饮用自己的尿液来补充体内的水和无机盐;必要时还可以少量食用蚂蚁、蚯蚓等无毒食物,以保证体内能量(或营养物质)的供给,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命需求来等待救援。 (5)人体内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要随血液循环运输来的,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走的;当身体某处被压迫时,血液循环受阻,组织细胞需要的氧气、营养物质运不来,产生的废物排不出去,时间久了就会导致组织坏死。 (6)瞳孔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强光时瞳孔缩小,看弱光时瞳孔扩大,强光下瞳孔缩小,减少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的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光的刺激。长期埋在废墟中的伤员,人处在黑暗环境中,瞳孔非常大;从废墟中救出后,外界的光线很强,强光容易刺激损伤视网膜,甚至引起视网膜脱落。因此地震救援中,要求所救出的伤员:闭上眼睛并在眼睛上蒙上纱布或毛巾,这是为了防治强光刺激损伤眼球的视网膜。 (7)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线粒体上进行的。救援过程中,被困者要尽量少说话,保持平静,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呼吸作用,从而降低体内有机物的分解,保持体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甲、乙分别为人眼和耳主要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眼中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5]_____和[1]_____

(2)当人看电影时,画面能在[8]_____形成清晰的物象并在_____上形成视觉,同时声波经过[C]_____和[D]_____的传导和放大引起内耳中的[G]_____感受到声波信息,最终在大脑皮层形成听觉.

(3)当人看完电影刚走出电影院时,其眼球中[3]_____所示部分变_____

(4)“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说明眼的感觉很灵敏,原因在于[2]_____内含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末梢.

(5)近视眼是指图[4]_____过度变凸,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需要配戴_____透镜加以矫正.

 

查看答案

表是某正常成人的血浆、原尿、尿液中的主要成分的浓度比较.请回答以下问题:

主要成分

血浆

(g/100ml)

原尿

(g/100ml)

尿液

(g/100ml)

90

98

96

蛋白质

8.00

0.03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由血浆和原尿的比较,可知肾小球有_____作用.

(2)在原尿中含有葡萄糖,而在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说明肾小管有_____作用.

(3)从表中可知,尿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

(4)如果某人被医院确诊患有糖尿病,则他的尿液中一定是出现了较多量的_____.进行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注射_____制剂.

 

查看答案

如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肺泡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实现的,肺泡中的氧气是通过_____作用进入血液的。

(2)图中5指的是_____,内流_____血,图中7指的是_____,内流_____血。

(3)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了3的循环途经叫_____;血液由4射出,流经7、8到1的途径叫_____

(4)从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了变化,_____血变成_____血。即_____里的气体交换。

(5)由A到B处,血液成分由_____血变成了_____血,此过程中,氧气由_____内以气体扩散的方式到_____内的气体交换。

 

查看答案

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工业生产中向大气过多地排放(  )

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水蒸气    D. 温室气体

 

查看答案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A. 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B. 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

C. 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D.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