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如图是螳螂外部形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

如图是螳螂外部形态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这是因为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分布在[]________。   

(2)螳螂的运动中心是[________。这一部位有3对________,从形态上看,该结构和触角都是________的,所以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螳螂还有2对________,可以飞行。   

(3)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该结构可以________,适于螳螂在干燥的陆地生活。

 

③腹部 ② 胸部 足 分节 翅 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解析】 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和支持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足和触角分节,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昆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气体通过气门进出,识记昆虫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而不是气门,位于腹部。 (1)在螳螂腹部第一节的两侧,有一对半月形的薄膜,是蝗虫的听觉器官,在左右两侧排列得很整齐的一行小孔就是气门。从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在螳螂体内有粗细不等的纵横相连的气管,气管一再分支,最后由微细的分支与各细胞发生联系,进行气体交换。 因此,气门是气体出入螳螂身体的门户,但真正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气管,所以在螳螂的腹部涂抹大量不透水、不透气的凡士林,一段时间后,螳螂的生命活动会停止,这是因为螳螂用于呼吸的器官分布在③腹部。 (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和单复眼,其中触角具有嗅觉和触觉的作用;胸部一般有两对翅和三对足,为昆虫的运动器官。因此,螳螂的运动中心是【②】胸部。这一部位有3对足,从形态上看,该结构和触角都是分节的,所以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螳螂还有2对翅,可以飞行。 (3)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能够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外骨骼不能随着昆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螳螂的体表有外骨骼,该结构可以保护和支持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适于螳螂在干燥的陆地生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外观与田螺极其相似,有巨型田螺之称,1981年开始引入我国各地饲养。福寿螺生活在淡水中,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福寿螺食性广泛,各种植物都能被其取食,尤其对水稻危害极大.有的地方,农田插秧后不到几天,秧苗就被福寿螺吃个精光.近年来,福寿螺在一起地区迅速扩散蔓延,使当地的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分类上来分析,福寿螺属于_____________动物,共身体表面包裹着一层肉质膜,称为_________ ,其运动器官是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来看,福寿螺属于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

(3)福寿螺柔软的身体外面有贝壳来保护,而节肢动物靠体表坚韧的_______来作为保护自己的“盔甲”,同时此“盔甲”还能起到_______的作用。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节肢动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蜜蜂等昆虫为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B. 蝗虫、蚊、蜱爱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C. 蝎、蜈蚣、蝉蜕等可入药,治疗疾病

D. 虾、蟹等为人类提供动物蛋白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的各种动物,不具备体表都有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均分节特征的是( )

A. 谁家新燕啄春泥    B. 春蚕到死丝方尽

C. 蝉噪林逾静    D. 早有蜻蜓立上头

 

查看答案

蝗虫的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A. 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B. 支撑和保护体内器官

C. 控制身体的生长速度    D. 适应于陆地生活

 

查看答案

节肢动物是所有动物类群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与此有关的是(  )

①体表有外骨骼

②繁殖能力强

③身体和附肢分节,运动更加灵活

④体形小,对空间和食物的需求小

⑤身体呈辐射对称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