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2014年,一名2岁男孩被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咬伤后,成为埃博拉出血热疫情首例感染者。埃博拉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已感染病毒的动物或人传播蔓延,导致疫情大面积暴发。

资料2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有重要作用。2017年,我国独立研发的埃博拉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技术审查,走进非洲。人体接种该疫苗28天后,体内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

(1)导致上述2岁男孩患病的传染源是_________

(2)_________是埃博拉出血热的病原体;它没有_________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

(3)接种埃博拉疫苗使人体产生抗体,从免疫的角度看,埃博拉疫苗属于_________

(4)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接种疫苗的措施属于_________。需要专门研制埃博拉疫苗来抵抗埃博拉病毒,而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来预防该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 埃博拉病毒 细胞 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解析】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1)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属于传染源。题干中携带埃博拉病毒的果蝠是传染源。 (2)埃博拉(以往称作为埃博拉出血热)是一种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疾病,那么该病毒是这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它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3)抗原是指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病原体,还包括异物、异体器官等。从免疫的角度看,注射到人体内的埃博拉疫苗属于抗原。 (4)预防传染病的蔓延,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抗体具有特异性性,注射埃博拉疫苗来预防埃博拉出血热,是因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人体对该病的抵抗力,接种乙肝疫苗不能产生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属于健康生活习惯的是

A. 抽烟、喝酒    B. 按时作息    C. 躺卧看书    D. 彻夜网游聊天

 

查看答案

2月6日,台州市禁毒办开展禁毒“流动课堂”宣传教育活动。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以下对毒品危害认识错误的是

A. 吸毒会损害人体免疫系统    B. 吸毒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C. 吸毒、贩毒严重危害社会    D. 经济允许时,可以偶尔吸一次

 

查看答案

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下列做法不当的是

A. 按时作息,坚持锻炼    B. 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C. 远离烟酒,拒绝毒品    D. 沉湎网络,游戏人生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的健康行为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适度的抽烟促进深入思考问题

B. 通过节食保持苗条身材

C. 合理宣泄烦恼,如打沙袋等

D. 少量品尝毒品,以体验毒品的危害

 

查看答案

下列促进健康的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①多喝水,常憋尿,可以增强肾脏的功能

②多喝水,可以促进废物排泄

③认真做眼保健操,有助于服晴的健康—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可保护鼓膜

④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眼睛健康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