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探究既是生物学的学习内容,也是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方式。在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体验过多种实验探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1)利用蛋白质与__________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豆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中,可在视野里看到三种血管。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__________

(3)取新鲜的猪心脏一个,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观察到,自来水从一条大血管中流出,这条大血管是__________

(4)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制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__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中的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__________状态。

(5)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主要原因是皮质部分布有__________

 

双缩脲 红细胞在血管里呈单行通过 肺动脉 B 舒张 肾小球和肾小囊(或“丰富的毛细血管”、或“肾小体”、或“肾小球”) 【解析】(1)利用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能呈现紫色反应的现象,可以对豆浆或蛋清中含有的蛋白质进行检测。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流动的速度最快;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可见,确认视野里的血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红细胞在血管里呈单行通过。 (3)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不能倒流。因为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瓣膜,保证血液只能流向一个方向。所以结扎上腔静脉,从下腔静脉注入自来水,流出水的血管是肺动脉。 (4)二氧化碳遇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为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制取相同的两瓶澄清石灰水,分别标为A、B,用大号注射器往A中慢慢注入空气,用吸管往B中慢慢吹气,结果B瓶中的石灰水会变浑浊。吹气时,实验中的肋间外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5)肾脏是由皮质、髓质和肾盂构成的。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由于肾小体分布在皮质内,而肾小管大都分布在髓质和肾盂。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球是个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旋而成,颜色较深,因此,解剖猪的肾脏时,观察到肾脏的皮质部分颜色更深一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

(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是一个水泵?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

(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______ ]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甲、乙二人进食前后血糖含量变化曲线,据图回答:

(1)乙曲线BC段血糖含量明显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在该时间段进行剧烈活动,容易影响胃肠器官的功能,理由是_______

(2)某同学分析乙曲线,认为CD段人体内胰岛素分泌量是持续增加的,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3)甲曲线中MN    段血糖含量下降非常缓慢,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

我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管编号

加入物质

处理溫度

处理时间

滴加碘液

1号

等量的馒头碎屑

加入2ml唾液

37℃

5〜10分钟

2滴,摇匀

2号

等量的馒头碎屑

加入2ml清水

37℃

5〜10分钟

2滴,摇匀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淀粉的初步消化从__________开始。

(2)如果1号试管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观察到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因为唾液中的__________可以使淀粉初歩分解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是某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其中①代表受精过程,②代表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被子植物,受精卵形成后,会发育成种子中的__________,在种子的外面常有__________包被。

(2)若图中生物体代表蝗虫,过程②需要经历受精卵、_____________三个阶段,这种发育属于_________

(3)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产生生殖细胞B的器官是__________。人的②过程中,要经历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期——青春期,请写出青春期发育的两个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中生物体代表人,生殖细胞A中有23条染色体,则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为____________。子女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的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