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有性生殖 B. 体内受精
C. 受精卵体外发育 D. 变态发育
果农一般用嫁接的方式改良品种,下列有关嫁接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利进化 B. 保持优良性状 C. 提高产量 D. 缩短繁殖时间
下列关于生殖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性生殖为生物界提供了更多的变异个体
B. 陆生动物的生殖方式比水生动物的生殖方式高等
C. 无性生殖有利于保持亲代的优良性状
D. 生物通过生殖和遗传维持种族的延续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 培养皿号 | 操作 |
A组 | 1号 |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2号 |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 |
B组 | 3号 |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4号 |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______菌。
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结构,由______组成。
(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
(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填序号)。
(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__。
湖北省长江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有植物238种,高等陆生脊椎动物231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和麋鹿。图示为保护区内部分物质循环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分析作答:
(1)图中所示①②③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其中③是由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完成的。
(2)水绵、衣藻等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细胞中有_________,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3)虾属于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_________,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4)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和_________(填图中动物名称)一样,是恒温动物。
(5)麋鹿俗称“四不像”,野生的麋鹿群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_________的特征。
(6)保护区内生物丰富,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