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下方案(碎屑模拟口腔中的牙齿咀嚼作用,搅拌模拟舌的搅拌):
试管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馒头处理 | 馒头碎屑 | 馒头碎屑 | 馒头块 | 馒头碎屑 |
加入物质 | 唾液 | 清水 | 唾液 | 唾液 |
是否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充分搅拌 | 不搅拌 |
保温 | 37℃水浴保温10分钟 | |||
低价碘液后现象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下列有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①和②对照目的是探究唾液的消化作用
B. 以上探究实验能形成四组对照实验
C. 选择实验②和③模拟探究牙齿咀嚼作用
D. 该实验能证明淀粉在口腔中消化成麦芽糖
在消化道中,下列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能把脂肪最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是( )
A. 胃腺 B. 肝脏 C. 胰腺和肠腺 D. 唾液腺
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
B. 在②处开始消化淀粉
C. ③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
D. ④是吸收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主要场所
下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 ______为实验组______为对照组。
(2)乙组实验说明了鼠的体内产生了抵抗______的抗体。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属______免疫。
(3)将另外一种病菌注人经过乙处理的鼠体内,鼠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存活。
(4)在人类的计划免疫中,如服用脊髓灰质炎糖丸相当于上述实验中的(______)
A甲处理中的“取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鼠体”
B.乙处理中的“取用热水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人鼠体”
下表所列的是鹦鹉羽色遗传实验的结果。请据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 亲代 | 后代 | |
黄色 | 蓝色 | ||
1 | 黄色X蓝色 | 38只 | 36只 |
2 | 黄色x黄色 | 62只 | 17只 |
3 | 蓝色X蓝色 | 0 | 53只 |
(1) 鹦鹉羽色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______根据第______组的遗传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出显性性状为______。
(2)如果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b表示,则第2组中亲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两者交配繁殖生出蓝色鹦鹉的可能性是______。
图甲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乙示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的神经元是构成_______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1]_____和[2 ] ______构成。
(2)图乙所示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结构[4]示感受器,其结构中大量分布甲图所示的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