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的影响”实验设计,但不完善。下列修改意见中,合理的是( )

A. 纸盒的左右两侧应该分别铺上湿土和干土
B. 纸盒左右两侧的温度应该同为20℃
C. 纸盒的左右两侧应同为阴暗环境
D. 纸盒左右两侧鼠妇初始数量可以不同
有些动物如青蛙、蛇等,在冬天要进行冬眠,这是( )
A. 生物影响环境 B. 环境影响生物
C. 生物适应环境 D. 生物躲避敌害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在夏天清晨,池塘里的鱼有时会大量浮出水面活动,严重时还会造成鱼群大量死亡,这是由于( )
A. 等待喂食 B. 光线作用 C. 水中缺氧 D. 水温变化
某品牌洗手液号称完全不影响环境。丽丽想证实该洗手液是否会影响蚯蚓的生活,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准备:生长状况相似的同种蚯蚓40条,喷雾器2个,清水,稀释为1%的洗手液溶液
实验步骤:

①将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均匀铺撒在大纸盒中,沿中线均分为A、B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在A、B两个区域的土壤中分别放入20条蚯蚓,盖上纸盒盖,置于室温;
②每天向A区域喷洒1%洗手液溶液10 mL,向B区域喷洒清水10 mL;
③两周后,翻开土壤,分别统计A、B两个区域中存活蚯蚓的数量。
实验结果:A区域存活的蚯蚓有2条,B区域有18条。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蚯蚓身体细长柔软,分为许多_______,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 _____动物。
(2)实验中每组使用了20条蚯蚓,而不是1条,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4)假如其他同学也照此方案进行实验,得到了多组数据,则应取他们的 _____作为实验的最终数据。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疟疾是由于感染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导致的,它会侵袭人体的红细胞,导致发烧等症状,其传播媒介是按蚊,通常用氯喹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屠呦呦团队研制出的青嵩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
材料二:据《信息时报》5月14日报道,全球首例头部移植手术预计2017年12月在中国进行,手术的难点在于脊髓如何再次连接入脑,若产生排斥反应,将会导致手术的失败,干细胞在这里扮演着关键性作用
(1)由材料一可知,从传播途径来分,疟疾属于 传染病;从传染病的传播来看,按蚊属于 (填病原体或传播途径)
(2)长期用氯喹来治疗,会使单细胞寄生虫产生更多的耐药性个体,导致疗效下降,这可以用达尔文的“
”
(3)材料二中的头部移植手术,从免疫角度分析捐献者的“头”属于 (填抗原或抗体),移植时可能会产生免疫反应,这种免疫称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