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的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下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
(1)你认为______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___。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__。
(3)放在28 ℃环境中培养是因为___________ 。无菌操作是为了______________。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
B.接种 |
C.观察 |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茵后冷却 |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填“细菌”或“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
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实验设计: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编号为1、2、3,将标签贴在培养皿的底部;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2)设计3号的目的是 ,它最适合与 号实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 。
(3)科学地讲,3号是否可以作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
农村在砌沼气池时,要特别注意使它密封不透气,这是由于甲烷菌在无氧的情况下才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沼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不同的细菌对氧的需求不同
B. 甲烷菌在有氧的条件下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
C. 所有的细菌的生活都不需要氧
D. 沼气如果泄漏,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下列关于细菌分布广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菌无处不在,甚至在我们的体内都有细菌存在
B. 在生产食盐的蒸发池中,由于盐浓度过高,没有细菌
C. 在火山口,由于温度过高,没有细菌
D. 在深海的海底,由于压力过大,没有细菌
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的同学提出了下列四种方案四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同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你认为哪一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
A. 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B. 甲组灭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C. 将树叶灭菌后再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
D. 将树叶灭菌后分组,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后放在无菌条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