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宣布,该所夏新界研究员领衔的水稻育种团队历经十余年,在现有优异种源的基础上,运用野生稻远缘杂交等一系列育种新技术,成功培育出优质超大、超高水稻新品种--“巨型稻”(如图1)。为破解水稻增产不增收的难题,该所在“长沙站”建设了30亩“巨型稻”生态综合种养模式试验与示范区,试验结果表明:与常用的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该模式下稻谷产量至少提高一倍以上,青蛙、泥鳅、龙虾、稻花鱼等养殖动物的产量提高1.5倍以上,而且向实现化肥、农药、抗生素“零使用”目标迈进了一大步。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巨型稻”的产生,充分体现了尚未利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具有______的使用价值。
(2)“巨型稻”株形高大、生长期长、耐水淹,可为青蛙、泥鳅、龙虾和稻花鱼等稻田养殖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同时还为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______。
(3)动物的排泄物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______,增加了稻田的土壤肥力,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青蛙与农业害虫之间存在______关系,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4)水稻生长的灌浆期和成熟期,需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主要用于水稻的______。
(5)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有______条染色体。
(6)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如图2中[A]和[B]是叶肉细胞中的两个细胞结构,箭头代表生理活动。读图回答:
①结构[B]的名称是______。
②结构[A]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_____。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拔根毫毛吹口仙气,就能变出许多个小孙悟空。如今,这一神话终于在孙悟空的家乡--中国“实现”了。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诞生;10天后,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博士后刘真等科研人员,提取了雌性胎儿[A]猴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B]猴的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将克隆的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C]的子宫内。21只代孕母猴中的6只成功怀孕,最终生下了两只健康的猴子(如图)。这意味着中国科学家成功突破了现有技术无法克隆灵长类动物的世界难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有性生殖相比,克隆的特点是不经过______的结合。
(2)因______是遗传的控制中心,所以“中中”和“华华”的遗传特性更像______猴。
(3)克隆胚胎移植到代孕母猴的______内,所需营养通过______从母体中获得。
(4)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20多年间,各国科学家利用体细胞先后克隆了牛、鼠、猫、狗等动物。相对这些动物来说,猕猴与人类有更近的______,它们不仅同属于哺乳纲,而且同属于______目。
(5)从生物进化角度考虑,克隆动物产生变异较少,对环境的适应能力______。
生物实验课上某小组同学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装置 | 小麦种子数 | 实验条件 | 实验结果 | |
| ① | 50粒 | 潮湿 | 4℃ | 0粒萌发 | 
| ② | 50粒 | 干燥 | 25℃ | 0粒萌发 | 
| ③ | 50粒 | 种子完全没没在水中 | 25℃ | 0粒萌发 | 
| ④ | 50粒 | 潮湿 | 25℃ | 48粒萌发 | 
A. ①与④比较,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B. ②与④比较,说明水分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C. ③中种子都未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各种条件
D. ④中2粒种子未萌发,可能是种子不具备萌发自身条件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 图中最高等的动物是猫头鹰
C. 不同食物链中,猫头鹰的营养级不同
D. 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污染,则图中蛇体内汞的含量最高
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压力时,要学会自我调节。能减轻心理压力的对策有( )
①坚持运动 ②逃避现实 ③亲近自然 ④积极乐观 ⑤放弃学习
A. 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如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大气合成有机物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火花放电模拟闪电
B. 装置中的四种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
C. 烧瓶中的沸水模拟了高温条件下的原始海洋
D. 该实验证明了原始海洋中的有机物可能会演变成原始生命
